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动工具零部件 | 2.461亿 | 82.73% | 1.589亿 | 81.73% | 8716万 | 84.62% | 35.42% |
汽车零部件 | 3989万 | 13.41% | 2762万 | 14.21% | 1227万 | 11.91% | 30.76% | |
办公、家电零部件 | 1012万 | 3.40% | -- | -- | -- | -- | -- | |
其他(补充) | 70.10万 | 0.24% | 30.26万 | 0.16% | 39.84万 | 0.39% | 56.83% | |
其他零部件 | 65.68万 | 0.22% | -- | -- | -- | -- | -- | |
按产品分类 | 压制成形法(PM) | 2.714亿 | 91.26% | 1.807亿 | 92.96% | 9069万 | 88.05% | 33.41% |
金属注射成形MIM) | 2529万 | 8.50% | 1338万 | 6.88% | 1191万 | 11.57% | 47.10% | |
其他(补充) | 70.10万 | 0.24% | 30.26万 | 0.16% | 39.84万 | 0.39% | 56.83% | |
按地区分类 | 境外 | 1.866亿 | 62.74% | 1.181亿 | 60.73% | 6851万 | 66.52% | 36.72% |
境内 | 1.101亿 | 37.03% | 7604万 | 39.11% | 3409万 | 33.10% | 30.95% | |
其他(补充) | 70.10万 | 0.24% | 30.26万 | 0.16% | 39.84万 | 0.39% | 56.83%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动工具零部件 | 1.211亿 | 83.56% | 7813万 | 81.65% | 4296万 | 87.28% | 35.48% |
汽车零部件 | 1838万 | 12.68% | 1403万 | 14.67% | 434.4万 | 8.83% | 23.64% | |
办公、家电零部件 | 503.2万 | 3.47% | 335.3万 | 3.50% | 168.0万 | 3.41% | 33.38% | |
其他零部件 | 20.29万 | 0.14% | 11.89万 | 0.12% | 8.394万 | 0.17% | 41.37% | |
其他(补充) | 20.26万 | 0.14% | 5.073万 | 0.05% | 15.19万 | 0.31% | 74.96% | |
按产品分类 | 电动工具零部件 | 1.211亿 | 83.56% | 7813万 | 81.65% | 4296万 | 87.28% | 35.48% |
汽车零部件 | 1838万 | 12.68% | 1403万 | 14.67% | 434.4万 | 8.83% | 23.64% | |
办公、家电零部件 | 503.2万 | 3.47% | 335.3万 | 3.50% | 168.0万 | 3.41% | 33.38% | |
其他零部件 | 20.29万 | 0.14% | 11.89万 | 0.12% | 8.394万 | 0.17% | 41.37% | |
其他(补充) | 20.26万 | 0.14% | 5.073万 | 0.05% | 15.19万 | 0.31% | 74.96% | |
按地区分类 | 境外 | 8826万 | 60.91% | 5478万 | 57.25% | 3348万 | 68.02% | 37.93% |
境内 | 5644万 | 38.95% | 4085万 | 42.70% | 1559万 | 31.67% | 27.62% | |
其他(补充) | 20.26万 | 0.14% | 5.073万 | 0.05% | 15.19万 | 0.31% | 74.96%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动工具零部件 | 1.939亿 | 86.26% | 1.345亿 | 84.69% | 5940万 | 90.05% | 30.63% |
汽车零部件 | 2182万 | 9.71% | 1743万 | 10.97% | 439.8万 | 6.67% | 20.15% | |
办公、家电零部件 | 799.4万 | 3.56% | 633.9万 | 3.99% | 165.5万 | 2.51% | 20.70% | |
其他零部件 | 57.71万 | 0.26% | 34.91万 | 0.22% | 22.80万 | 0.35% | 39.51% | |
其他(补充) | 49.57万 | 0.22% | 21.49万 | 0.14% | 28.08万 | 0.43% | 56.64% | |
按产品分类 | 压制成形法(PM) | 2.072亿 | 92.16% | 1.444亿 | 90.88% | 6284万 | 95.26% | 30.32% |
金属注射成形(MIM) | 1712万 | 7.62% | 1428万 | 8.99% | 284.7万 | 4.32% | 16.62% | |
其他(补充) | 49.57万 | 0.22% | 21.49万 | 0.14% | 28.08万 | 0.43% | 56.64% | |
按地区分类 | 境外 | 1.485亿 | 66.06% | 1.005亿 | 63.24% | 4805万 | 72.85% | 32.35% |
境内 | 7581万 | 33.72% | 5818万 | 36.62% | 1763万 | 26.73% | 23.26% | |
其他(补充) | 49.57万 | 0.22% | 21.49万 | 0.14% | 28.08万 | 0.43% | 56.64%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电动工具零部件 | 8978万 | 88.83% | 6371万 | 86.67% | 2607万 | 94.61% | 29.04% |
汽车零部件 | 676.8万 | 6.70% | -- | -- | -- | -- | -- | |
办公、家电零部件 | 403.9万 | 4.00% | -- | -- | -- | -- | -- | |
其他零部件 | 28.11万 | 0.28% | -- | -- | -- | -- | -- | |
其他(补充) | 19.63万 | 0.19% | 12.45万 | 0.17% | 7.181万 | 0.26% | 36.58% | |
按地区分类 | 外销 | 6859万 | 67.87% | -- | -- | -- | -- | -- |
内销 | 3247万 | 32.13%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电动工具 | 2.034亿 | 92.41% | 1.334亿 | 91.18% | 7001万 | 94.87% | 34.42% |
汽车零部件 | 843.5万 | 3.83% | 640.6万 | 4.38% | 202.9万 | 2.75% | 24.06% | |
办公、家电 | 791.4万 | 3.60% | 631.5万 | 4.32% | 159.9万 | 2.17% | 20.21% | |
其他 | 29.80万 | 0.14% | 18.61万 | 0.13% | 11.19万 | 0.15% | 37.56% | |
其他(补充) | 4.612万 | 0.02% | 0.000 | -- | 4.612万 | 0.06% | -- | |
按产品分类 | 冲压成型产品 | 2.116亿 | 96.16% | 1.406亿 | 96.13% | 7100万 | 96.21% | 33.55% |
注塑产品 | 841.0万 | 3.82% | 566.3万 | 3.87% | 274.8万 | 3.72% | 32.67% | |
其他(补充) | 4.612万 | 0.02% | 0.000 | -- | 4.612万 | 0.06% | -- | |
按地区分类 | 境外 | 1.675亿 | 76.11% | 1.069亿 | 73.06% | 6062万 | 82.14% | 36.19% |
境内 | 5253万 | 23.87% | 3940万 | 26.94% | 1313万 | 17.79% | 25.00% | |
其他(补充) | 4.612万 | 0.02% | 0.000 | -- | 4.612万 | 0.06% | --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427,206.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29%;营业利润82,627,395.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72%;利润总额81,932,395.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225,797.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24%。报告期内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海昌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粉末冶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走“立足专业、持续创新”的道路,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新赛道;近年来公司业务扩展到MIM(金属注射成形)产品研发生产、SMC(软磁)产品研发生产、机加工小模数精密齿轮及执行器变速箱研发和生产。随着新应用新市场新产品研发稳步推进,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和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也让公司有创新和开拓的底气;在公司发展战略上,积极布局汽车、机器人、家电、新能源等新领域,拓展新赛道。公司研发MIM产品线多年,持续投入扩大产能,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已大批量生产电动工具、新能源用汽车、智能家电等高强度高精密零部件;SMC软磁产品也开始量产并进入快车道,正迅速为公司业绩提升做出贡献;公司专注于机加工小模数精密齿轮及执行器变速箱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积极与高端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家电等前沿行业的客户开展合作,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这一系列布局,正逐步构建起企业新的增长引擎,驱动海昌新材在市场中开辟出全新的上升通道,必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极。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齿轮、轴承、齿轮箱、结构件等粉末冶金零部件,在电动工具、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办公设备、家电、工程机械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具体如下图所示。(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粉末冶金零部件行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的信誉,与包括多家国际知名电动工具企业在内的诸多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依靠公司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客户需求向客户批量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定制化粉末冶金零部件,从而获得收入并实现盈利。2.采购模式公司外部采购主要包括生产所需物料及外协加工服务。生产所需物料主要包括原辅材料、模具及配件等两大类,外协加工服务主要为非核心工序的加工服务。公司根据生产需求自主采购,并由物料统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1)原辅材料采购原辅材料包括金属粉末、辅料、油料、燃料等。金属粉末为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主要包括用于PM、MIM、SMC产品的各类铁粉、不锈钢粉、铜粉以及相关产品的喂料;辅料包括包装材料、用于产品组装的滚针(PIN)等,油料包括润滑油、淬火油、清洗剂等,生产所需要的燃料主要为丙烷等。公司对原辅材料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需求量安排采购;同时综合考虑生产必备的安全库存、供应商到货时间等因素。原辅材料采购流程如下:①公司营业部收到客户的采购计划或需求订单后,生产计划部综合产品需求订单、当月生产计划、安全库存量及供应商送货时间,编制当期采购需求计划,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由物料统管部执行;②物料统管部按计划向合作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一般签订年度或长期框架合作合同、日常下发具体采购订单),并对采购物资动态追踪和监控;③采购物资到货后,由物料统管部、品管部等部门按照检验规程对采购产品进行数量点收、质量检测、入库等工作。(2)模具采购公司每次批量生产的均为定制化产品,为生产新产品均需开发产品专用模具,包括成形、加工、后处理各道工序所需要的钢模、硬质合金模具等,所以模具采购为“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收到客户订单后,工程部开发设计模具图纸,提出设计参数、需求数量、交货时间等要求,物料统管部向模具生产商询价,根据价格、质量、生产制造工艺复杂程度及前期合作经历等因素,由物料统管部、工程部及公司负责人遴选确定模具生产商。公司与各家供应商已经形成多年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模具供应稳定。(3)外协加工服务采购公司的粉末冶金制品生产流程长,工艺环节多。其中,产品及模具设计、成形、烧结、脱脂等环节技术含量高、工艺难度大,属于公司产品的核心工序,公司的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源主要集中于前述核心工序及环节。公司产品生产的辅助工序主要为后处理工序中部分工艺简单、附加值不高、劳动力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序(如切削加工、镗孔、钻孔、表面磨削等)。此类机械加工等加工业服务市场门槛不高,不需要特定的审批资质,扬州市此类服务供应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公司可持续从扬州当地市场获得稳定的外协加工服务。为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上述核心工序方面,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充分利用社会分工降低制造成本,在辅助工序生产环节利用外协供应商发挥配套作用。外协供应商根据公司提供的技术图纸对公司产品进行生产作业。公司对外协加工完成的产品实行严格的检验制度以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逐步与多家外协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三)公司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牢牢紧扣主业发展,以积极响应客户订单需求为第一要务,深度参与、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研发,凭借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快速响应体系,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解决方案,使产品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和领域。1.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为业绩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公司一直紧紧伴随着行业知名领先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前述知名客户对供应商的质量服务要求高、前期考核周期长、评审认证体系复杂,客户的转换成本相对较高,公司难以被其他竞争对手替代;其次,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进步,标杆性企业在产品中不断提升粉末冶金零部件的使用量为公司提供了稳定及持续增长的业务来源;第三,与行业知名领先企业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提高了公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公司开拓其他客户或业务领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公司敏锐洞悉市场需求,积极与客户进行深度项目合作,同时通过引进大批自动化机器设备积极提升公司生产制造及出货能力,以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实现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2.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为公司业绩奠定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研发费用共计14,897,692.9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9%,有力地保障了公司研发创新;近年来,公司已先后成功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体现了公司在技术、产品、服务及未来发展前景上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客户的充分认可及高度肯定。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零部件的服务过程中,凭借粉末冶金零部件领域多年积累的研发实力,公司已深度参与部分客户前端产品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了客户黏度。3.经营者管理及内部控制加强,提升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并强化投资决策程序,合理控制资金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保证满足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流动资金需求的前提下,节省公司的各项费用支出,全面有效地控制了公司经营和资金管控风险。特别是以公司董事长为核心的公司管理团队,非常重视稳健的企业经营管理,公司以市场分析作为根据,锚定公司经营愿景、经营目标、经营策略,扎实扩展产业版图,公司具有良好的财务指标与现金流水平,健康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为公司不断扩张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4.积极响应优势海昌新材经过多年发展,依靠多年积累的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民营企业灵活的管理机制、扁平化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内部决策、模具开发及快速生产等方面均形成较为明显的快速响应优势,能对下游客户尤其是国际知名公司严苛的供货需求进行快速回应、快速解决和快速反馈,高标准满足客户精益生产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与客户之间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