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生产销售自润滑、固体润滑、水润滑、双金属、含油粉末冶金的滑动轴承、轴瓦、滑块、垫片及其半成品、结构零部件和与产品相配套的专用设备;从事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禁止的除外);从事普通货物运输及房产出租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1.951亿 35.03% 9886万 27.62% 9625万 48.34% 49.33%
其他主营业务 1.656亿 29.74% 1.189亿 33.22% 4676万 23.49% 28.23%
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9496万 17.05% 7687万 21.48% 1809万 9.09% 19.05%
金属基自润滑轴承 8502万 15.26% 6084万 17.00% 2418万 12.14% 28.44%
其他(补充) 1624万 2.92% 242.1万 0.68% 1382万 6.94% 85.09%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制造业 10.82亿 97.84% 7.075亿 99.71% 3.741亿 94.49% 34.59%
其他(补充) 2386万 2.16% 202.8万 0.29% 2183万 5.52% 91.50%
按产品分类 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3.656亿 33.07% 1.853亿 26.12% 1.803亿 45.53% 49.31%
金属基自润滑轴承 2.186亿 19.77% 1.438亿 20.27% 7474万 18.88% 34.19%
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1.974亿 17.85% 1.437亿 20.25% 5371万 13.57% 27.21%
工程机械精密部件 9409万 8.51% 9362万 13.19% 46.93万 0.12% 0.50%
非金属自润滑轴承 7244万 6.55% 3799万 5.35% 3445万 8.70% 47.56%
铜粉等金属材料 5409万 4.89% 5089万 7.17% 320.2万 0.81% 5.92%
其他 4449万 4.02% 2768万 3.90% 1681万 4.25% 37.78%
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3492万 3.16% 2449万 3.45% 1042万 2.63% 29.86%
其他(补充) 2386万 2.16% 202.8万 0.29% 2183万 5.52% 91.50%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380亿 57.71% 4.041亿 56.95% 2.339亿 59.08% 36.66%
国外 4.675亿 42.29% 3.055亿 43.05% 1.620亿 40.92% 34.66%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1.587亿 29.66% 8070万 23.65% 7804万 40.25% 49.16%
其他主营业务 1.569亿 29.31% 1.175亿 34.44% 3934万 20.29% 25.08%
金属基自润滑轴承 1.042亿 19.47% 6628万 19.42% 3793万 19.57% 36.40%
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9953万 18.60% 7559万 22.15% 2394万 12.35% 24.05%
其他(补充) 1582万 2.96% 118.8万 0.35% 1463万 7.55% 92.49%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制造业 10.46亿 97.66% 7.517亿 99.35% 2.946亿 93.57% 28.16%
其他 2512万 2.34% 491.5万 0.65% 2020万 6.42% 80.43%
按产品分类 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3.353亿 31.30% 1.952亿 25.80% 1.401亿 44.51% 41.79%
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2.280亿 21.28% 1.887亿 24.95% 3927万 12.47% 17.22%
金属基自润滑轴承 2.078亿 19.40% 1.555亿 20.56% 5229万 16.61% 25.16%
工程机械精密部件 8643万 8.07% 8121万 10.73% 522.0万 1.66% 6.04%
非金属自润滑轴承 6501万 6.07% 2690万 3.56% 3811万 12.11% 58.62%
铜粉等金属材料 5185万 4.84% 4766万 6.30% 418.5万 1.33% 8.07%
其他 3622万 3.38% 2856万 3.78% 766.0万 2.43% 21.15%
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3559万 3.32% 2784万 3.68% 775.0万 2.46% 21.78%
其他(补充) 2512万 2.34% 491.5万 0.65% 2020万 6.42% 80.43%
按地区分类 国内 6.102亿 56.95% 4.267亿 56.40% 1.835亿 58.28% 30.07%
国外 4.612亿 43.05% 3.299亿 43.60% 1.313亿 41.72% 28.48%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 1.533亿 28.94% 9188万 23.60% 6143万 43.72% 40.07%
其他主营业务 1.293亿 24.40% 9843万 25.29% 3085万 21.95% 23.86%
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 1.212亿 22.87% 1.058亿 27.17% 1539万 10.95% 12.70%
金属基自润滑轴承 1.117亿 21.09% 9120万 23.43% 2051万 14.60% 18.36%
其他(补充) 1431万 2.70% 197.0万 0.51% 1234万 8.78% 86.23%
 
经营评述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自润滑轴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关的精密铸件。基于摩擦学材料的研发经验,本着环保、降本及舒适的设计理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高性能聚合物产品在密封、结构件、膜材料等方面的开发。未来,公司将以低摩擦自润滑技术和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为主,积极拓展相关应用技术的延伸,成长为高性能摩擦学与聚合物的全球战略伙伴。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能源(传统及可再生)、港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公司产品根据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金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承(平面滑动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纤维缠绕轴承、工程塑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其他轴承(如关节轴承等)、低摩擦副部件及高性能聚合物产品,涉及的产品规格上万种。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按需生产。公司和主要原料供应商签订技术协议(约定产品规则、技术要求、技术争议判定等)、质量协议(约定产品质量检测程序、质量责任、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和订货协议(约定定价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等框架性协议,具体数量则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由于钢卷(板)、铜卷(板)、铜粉生产需求量比较大、消耗较稳定,公司一般根据上一季度日均用量情况、供应商供货周期以及供应商要求的最低采购量确定安全库存,当原材料低于安全库存时,发出采购订单。坯料等与产品针对性较强的原材料则根据客户订单采购。其中铜坯料采用意向式采购,由供应商备货,即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要求供应商安排组织生产。公司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供应商发出送货通知,供应商根据送货通知安排送货并要求结算货款。高分子材料根据生产情况采购。公司的生产模式可分为:订单式生产和预估式生产,以订单式生产为主,预估式生产为辅。订单式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预估式生产根据客户的书面采购计划,下达预估单,滚动组织生产,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从销售模式来看,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均为买断式销售。国内市场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国外市场直销、经销并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整体经营环境、经营模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二)市场供求状况(1)汽车行业轻量化、低噪音、无给油等自润滑轴承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其在汽车上的运用得以快速推广。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而且正在不断地替代滚针、粉末类轴承而产生新的运用;除了轴承以外,自润滑技术在非轴承领域的运用也在增加,比如用于空调压缩机的自润滑涂层斜盘,具备自润滑性能的高分子工程塑料结构件等;公司的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不但满足了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汽车工业对环保的要求,比如ROHS、Reach等标准,主要应用在变速箱、座椅、车轴、铰链、发动机、转向系统、减震器等部位。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4390万辆,同比增长3.6%。中国汽车行业整体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1-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在乘用车领域,1-6月份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41.9万辆,同比增长23.9%,市场份额上升至61.9%,提升了8.8个百分点。商用车市场方面,1-6月份产销分别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这显示出商用车市场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在出口方面,中国汽车行业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6月份,汽车整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年初以来,汽车市场面临白热化竞争,主要体现为各大车企在产品、技术、服务及营销等各环节的全方位升级。面临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外市场也成为新的突破口,继去年超越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后,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出口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就下半年车市而言,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企业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2)工程机械行业公司开发的耐冲击、耐粉尘、高强度自润滑轴承,解决了润滑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噪音,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适合在恶劣的矿场、野外作业的设备。为了确保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的可靠运行,轴承在工程机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产品和传统轴承相比可提供更可靠的性能,主要应用在工程机械的挖掘机、铺路机、分类机、混凝土机及叉车等的运输设备,具体应用在铲斗、连杆、小臂、大臂、油缸、连接销、液压系统、托带轮、支重轮、引导轮等关键部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贯彻落实,将为“十四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从市场需求分析,《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将继续提升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发展布局、城市乡村建设和民生保障工程等,都需要工程机械厂商的参与,这也是未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工程机械存量更新和新增需求并重;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应用不断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市场应用能力;工程机械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升级,机器换人方兴未艾,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轻量化赋能工程机械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工程机械市场仍处于上升期,“十四五”期间必将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表现出一些积极的迹象,随着国家地产支持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的推出,工程机械存量更新需求有望提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国内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4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603台,同比增长5.3%,其中国内7661台,同比增长25.6%;出口8942台,同比下降7.51%。2024年1-6月,共销售挖掘机103213台,同比下降5.15%;其中国内53407台,同比增长4.66%;出口49806台,同比下降13.8%。2024年6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0794台,同比增长26.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5296台,同比增长22.6%;出口销量5498台,同比增长29.8%。2024年1-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57018台,同比增长0.74%。其中国内市场销量28913台,同比下降3.34%;出口销量28105台,同比增长5.32%。(3)机器人行业轴承是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它主要承担支撑、引导旋转及减轻摩擦的作用。轴承能够使机器人的关节在运动中更加平稳,并且减少能量损耗。常见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滑动轴承由于其更大的接触面积和一致性,因此具备更好的抗冲击及高载荷,结构简单及无需额外的供油装置,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无需或只需少量的润滑油,因此后期维护成本也更低。公司研发的滑动轴承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载荷、免维护的特点,不仅解决了人形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噪音过大的问题,而且能简化机械设计和结构,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机械性能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公司目前正与多个机器人主机厂及相关供应商展开合作研发,并为其提供样品,主要针对的是滑动轴承在关节处的应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人民币,下同);2026年达104.71亿元;到2029年,将达75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32.7%;而到2035年,市场规模更有望达3000亿元。(4)交通运输行业传统轴承噪音大、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设备的正常作业时间,尤其是运输设备、野外作业设备等,自润滑轴承的运用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提高了设备操作的舒适度。比如不用润滑油或者一次性涂装,可以解决过程维护和高昂的停机成本,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交通运输行业通常需要可以承受高载荷和特殊环境的轴承,自润滑轴承可帮助改善机械性能并延长维护间隔。自润滑轴承的降噪和减振功能,在铁路和有轨电车中表现出色,主要应用在铁路、城际高铁、造船、航天等。2024年上半年中国交通运输业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指标均显示出积极的增长,为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液压等通用机械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其他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体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二季度稳定发展态势仍然稳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24年6月末,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3万家,较上年6月末增加1.1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5.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37.6万亿元,同比增长6.8%,占全国工业的21.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加值同比增长9.8%;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分别为2.8%、2.1%、4.7%和5.2%。展望下半年,经济总体长期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机械工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6)其他行业除以上行业外,产品还广泛运用于塑料机械等轻工业机械、自动化办公设备、建筑工程、能源、航空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对相关零配件的需求,为自润滑轴承市场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7)自润滑轴承新应用领域开拓潜力巨大随着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自润滑轴承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自润滑轴承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空白应用领域的拓展;另一方面是现有应用行业的进一步挖掘和深入应用。参考发达国家的自润滑轴承应用状况,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到建筑装饰,房屋、桥梁的减震、防震、防胀设施等领域。在建筑装饰领域,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到门、窗、窗帘等设施中,安装自润滑轴承可以提高这些设施的灵活性、平衡性,而且还可以大幅降低使用时产生的噪音。在发达国家自润滑轴承已经在建筑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较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此外,自润滑轴承在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的减震、防震、防胀设施也拥有很大应用空间。此外,在机械工业等其他自润滑轴承现有应用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自润滑轴承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深度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三)企业行业地位自润滑轴承行业的经营状况受到上游原材料、下游汽车、工程机械行业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产业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自润滑轴承行业的景气度。目前,我国轴承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区域布局,其中浙江省已成为中小型通用轴承的生产大省,而浙江省嘉善地区的自润滑轴承产业集群效应十分显著。由于自润滑轴承为机械的基础零部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因此其生产和销售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目前我国的自润滑轴承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地,其中浙江嘉善是我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该区域的自润滑轴承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70%以上。根据各公司已披露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3年公司在嘉善县规模以上轴承工业企业中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两项指标均名列第一。在行业地位方面,2008年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润滑轴承分技术委员会落户嘉善,公司为委员会首届秘书处单位,在业内的地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