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自动化设备、口罩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调试安装及售后服务;五金制品的技术开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电池原材料、成品电池、电子元件、手机、手机配件、车载配件的销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物业租赁;物业管理;设备租赁(不含金融租赁活动);自动化设备、零件加工与改造;劳保(口罩、防护服、手套)的生产与销售。(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及规定需前置审批项目。)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用设备制造 85.24亿 100.00% 59.44亿 100.00% 25.80亿 100.00% 30.27%
按产品分类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 49.51亿 58.09% 42.42亿 71.38% 7.089亿 27.48% 14.32%
其他(补充) 35.72亿 41.91% 17.01亿 28.62% 18.71亿 72.52% 52.38%
按地区分类 境外地区 42.72亿 50.12% 23.04亿 38.77% 19.68亿 76.29% 46.07%
境内地区 42.51亿 49.88% 36.40亿 61.23% 6.118亿 23.71% 14.39%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用设备制造 44.27亿 100.00% 30.83亿 100.00% 13.44亿 100.00% 30.35%
按产品分类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 26.77亿 60.47% 22.36亿 72.52% 4.410亿 32.82% 16.47%
其他业务收入 17.50亿 39.53% 8.472亿 27.48% 9.027亿 67.18% 51.58%
按地区分类 境内地区 27.48亿 62.08% 22.74亿 73.77% 4.738亿 35.26% 17.24%
境外地区 16.79亿 37.92% 8.087亿 26.23% 8.699亿 64.74% 51.82%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用设备制造 97.50亿 100.00% 68.49亿 100.00% 29.01亿 100.00% 29.76%
按产品分类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 61.44亿 63.01% 49.42亿 72.16% 12.02亿 41.42% 19.56%
其他业务收入 36.06亿 36.99% 19.07亿 27.84% 17.00亿 58.58% 47.13%
按地区分类 境内地区 63.32亿 64.95% 50.12亿 73.18% 13.21亿 45.52% 20.85%
境外地区 34.17亿 35.05% 18.37亿 26.82% 15.81亿 54.48% 46.25%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用设备制造 32.59亿 67.88% 26.18亿 74.34% 6.410亿 50.09% 19.67%
电子烟 14.33亿 29.85% 8.470亿 24.05% 5.863亿 45.82% 40.91%
其他主营业务 1.091亿 2.27% 5669万 1.61% 5236万 4.09% 48.01%
按产品分类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 32.59亿 67.88% 26.18亿 74.34% 6.410亿 50.09% 19.67%
其他(补充) 15.42亿 32.12% 9.037亿 25.66% 6.386亿 49.91% 41.41%
按地区分类 境内地区 33.01亿 68.75% 26.27亿 74.60% 6.735亿 52.63% 20.40%
境外地区 15.00亿 31.25% 8.943亿 25.40% 6.062亿 47.37% 40.40%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专用设备制造 90.20亿 100.00% 71.88亿 100.00% 18.32亿 100.00% 20.31%
按产品分类 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 81.92亿 90.82% 66.40亿 92.38% 15.52亿 84.72% 18.95%
其他(补充) 8.277亿 9.18% 5.478亿 7.62% 2.799亿 15.28% 33.81%
口罩生产设备 0.000 -- 0.000 -- 0.000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地区 85.04亿 94.28% 68.32亿 95.05% 16.72亿 91.27% 19.66%
境外地区 5.158亿 5.72% 3.558亿 4.95% 1.600亿 8.73% 31.02%
 
经营评述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情况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锂电池自动化装备与服务以及电子烟业务。1、公司锂电池自动化装备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生产的前中段主要工序。通过持续研发和创新,公司的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制片机、卷绕机、叠片机、组装线等系列核心设备的技术性能行业领先,已获得国内外一线客户的认可。2、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斯科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电子烟业务,公司电子烟业务主要以品牌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电子烟、烟弹、雾化器及其他电子烟配件等产品。(二)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三)公司经营模式1、锂电业务(1)研发模式公司锂电设备研发主要以订单产品设计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为主。①订单产品设计开发订单产品设计开发由客户提出技术参数和自动化要求,公司技术人员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研发中心对研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评审工作,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公司与客户签订《技术协议》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样机产品设计和试制。在研发项目达到用户要求关闭后,项目组会进行资料和经验总结,为后续项目开发作参考。②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由研发中心与营销中心根据年度战略目标或者客户需求共同分析产品研发方向,明确新机型性能要求后,由研发中心组织成立专门项目组,进行可行性评审后提交至相关研发机构负责人和总裁审批。该项目组由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采用并行工作的方式,有效地提高研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新产品开发采取总体方案设计及评审后分项目组进行结构设计和评审,关键环节都做相应人员审批,通过过程管理,确保研发结果符合公司技术要求,最终由研发、生产、市场等各部门讨论确定具体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并安排生产进度,保证产品的研发成功率。(2)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在采购前,公司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价格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后,进行小规模采购试用,试用合格后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3)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为非标设备,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生产计划绝大部分按照销售订单确定,实行以销定产。小部分较成熟设备,公司会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先生产出产品实物,再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设计和调试控制程序或做实物局部改动,最终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使用数控、程控加工设备和ERP软件等,对成本管理、加工工艺等进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由多个部门协调完成,通过ERP系统的精细管理与相应的文件在不同部门间流转,有效控制了产品的生产进度、工艺规格、数量品质等,满足客户的订单要求,保证产品及时交付客户。(4)销售模式锂电池生产设备专用性强,一般为客户向公司定制。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开发设计、采购原材料并生产产品,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将产品直接发送至客户处并派工程师进行安装与调试,客户对产品进行验收。客户采购方式有单一工序单类产品采购或多类产品采购和多个工序多类产品的整体采购。2、电子烟业务(1)研发模式公司电子烟研发主要以自主品牌新产品开发为主。①订单产品设计开发订单产品设计开发由客户提供产品需求,公司创新中心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转化为技术参数和外观设计,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研发中心对创新中心提出的技术参数和外观设计进行可行性评审工作,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公司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样机制作。在研发项目达到用户要求关闭后,项目组成员开发产品至量产。量产后,项目组会进行资料和经验总结,为后续项目开发作参考。②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由创新中心与GTM中心根据年度战略目标或者客户需求共同分析产品研发方向,明确新产品性能要求后,由创新中心组织成立专门项目组,进行可行性评审后提交至相关创新中心负责人和总裁审批。该项目组由研发人员、品质人员、工程人员、生产人员和项目人员等共同组成,采用并行工作的方式,有效地提高研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新产品开发采取总体方案设计及评审后分项目组进行结构设计和评审,关键环节都做相应人员审批,通过过程管理,确保研发结果符合公司技术要求,最终由研发、生产、市场等各部门讨论确定具体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并安排生产进度,保证产品的研发成功率。(2)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在采购前,公司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服务能力、价格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后,进行小规模采购试用,试用合格后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3)生产模式公司产品属于快消品,以自有品牌为主,生产计划绝大部分按照销售订单确定,实行以销定产。小部分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会依据市场需求预测,先生产出产品实物,再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出货,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使用半自动设备和ERP软件等,对成本管理、加工工艺等进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由多个部门协调完成,通过ERP系统的精细管理与相应的文件在不同部门间流转,有效控制了产品的生产进度、工艺规格、数量品质等,满足客户的订单要求,保证产品及时交付客户。(4)销售模式公司以自有品牌销售为主,公司先开发出电子烟产品,再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的要求采购原材料并生产产品,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将产品直接发送至客户处,客户对产品进行验收。(四)公司市场地位在锂电业务领域,公司已深耕细作锂电设备行业18载,恪守“做精、做强”单机的产品发展策略。公司已在前沿技术领域如涂布、辊压、分切,以及卷绕、激光模切、叠片和组装线等环节,实现技术引领,确立了行业标杆。同时,我们持续加大力度于新品研发、管理优化、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以及人才队伍的构建,全方位推进战略布局。公司核心产品赢得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LG新能源、宝马、ACC、德国大众、欣旺达动力、远景动力等国内外知名电池制造商及汽车制造商的信赖与选用。此外,公司是国内同行中率先拓展国际市场,直接获取海外订单的先行者,产品远销德国、韩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智造”的雄厚实力与风采。在电子烟领域,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斯科尔自2022年起着力推进自有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成功获得了欧洲电子烟市场准入的TPD认证。依托卓越的产品质量、前沿的技术实力以及深厚的渠道资源,斯科尔已在英国、德国、波兰、荷兰、马来西亚、美国等多个国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进展,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声誉持续攀升。(五)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持续增长良好动力电池方面,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763万辆,同比增长26.1%,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储能电池方面,在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2、公司的经营质量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主业特性,致力于推动整个产业链智能发展与绿色发展,公司以抓实抓细“产品力、成本力、生命力”的三力工程为核心,持续投入研发创新,着眼于设备效率的极致化、产品线的极简化、智能化及低耗能等,助力电池及整车客户实现“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深耕内部经营,继续优化供应链体系与采购模式,持续推行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公司的经营质量不断提升。3、电子烟业务拓展情况良好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斯科尔从事电子烟业务。在国内电子烟行业新规的指引下,斯科尔已获得了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发的《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并自2022年开始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业务,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凭借产品、技术及渠道资源等优势,斯科尔在英国、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市场开拓中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24年以来,斯科尔扩大销售业务团队,正在通过广告宣传、社媒互动、地推宣传、大型参展等措施,拓展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扩大销售区域。1、概述2024年,在董事会的正确指导下,围绕争创世界一流锂电智能装备及电子雾化产品供应商的品牌定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技术提升和海外拓展,全面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2024年公司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克难攻坚,推动产品创新迭代,积极拓展市场,推进管理改善优化,提升信息化水平,加速能力提升步伐。2024年公司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2,372.12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15.96万元,公司主要的经营情况如下:(1)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国际市场加速成长公司报告期内获得了来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多家头部客户订单,产品远销德国、韩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公司锂电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公司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电子烟业务方面,斯科尔扩大销售业务团队,正在通过广告宣传、社媒互动、地推宣传、大型参展等措施,拓展北美、东南亚等市场,扩大销售区域和持续提升整体销售规模。斯科尔已在英国、美国、俄罗斯、印尼设立子公司,逐步实现了“立足英国、辐射欧洲”的目标,能够快速响应电子烟业务客户售前及售后服务需求。(2)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强的产品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公司作为高端制造“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深耕锂电装备领域18年,公司通过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打造企业发展主引擎,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大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涂布至组装线段的“双层Super-E涂布机”、“超高速多工位切叠一体机”、“高压实辊压技术&干法电极辊压机”、“46系列激光切卷绕一体机”、“多芯制卷一体机”、“第二代下沉式极简短刀电芯装配线”等多款尖端新品,引领锂电产业智造技术迭代升级,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加强锂电设备自动化、一体化和数字化研发,实现MES连线,做到产品全程信息跟踪及存储,产品线品质全程监控。提高设备稳定性和效率,降低故障率,提升故障处理时效,满足同等功能下结构最简单、能耗最低,力争在每一类机型上都实现迭代或创新,帮助客户不断降本增效。(3)推进降本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秉持全面深化运营管理体系并持续完善研发、采购、生产、交付等多维度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供应链管理方面,对采购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变革,形成了以采购中心为主的供应商管理、集中商务谈判,各子公司具体执行的全新布局,打造了公平、透明、高效、聚量、廉洁阳光的供应链平台。在质量发展方面,持续打造高质量制造能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严格保证来料质量合格率及过程质量的稳定性。公司持续推行精细化成本核算与管理,致力于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4)加大信息化建设,夯实综合管理能力公司注重推进数字化整体部署与建设,根据公司数字化管理方针及策略,结合各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基于以工业设计研发管理体系为主的产品生命周期软件(PLM)的交付管理,同时完善客服信息化流程、售后动态管理平台,主导SAP系统项目管理模块的全面推行,持续提升软件系统开发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办公效率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在人力资源方面,引入E-HR数字化项目,进一步用数据平台体现关键业务指标,对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保障。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通过联合财务共享平台、费控系统、资金系统和赢链供应链金融平台,以财务三支柱转型为核心,推进财务数字化建设,加快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在业财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助力公司实现管理精益化。(5)提高组织人效,实现业人融合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七三战略”这一核心,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深度优化,显著提升了组织运营效率。在人才效率提升方面,公司细化了人效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组织架构、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等多重措施,逐步实现人才效率的稳步增长。此外,公司引入E-HR数字化项目,利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创造业务价值,为业务经营赋能。该数据平台不仅体现了关键业务指标,还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与保障。基于“三支柱”模型,公司全面革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动组织能力的整体提升。在战略支柱上,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人才选拔、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人才战略与业务目标紧密对接;在专业支柱上,建立了覆盖招聘、人才交付、薪酬福利及激励政策的全周期人才管理体系,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敬业度;在业务支柱上,专注于核心干部、技术人才及后备梯队的培养与发展,构建多层次的成长机制,保障关键人才的持续成长与组织活力的不断增强。通过这一系列系统化的运作,公司有效防范了人力资源风险,确保了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组织能力的全面增强,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