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中心的数据中心、PUE值在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应用软件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通讯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生产北斗、惯性导航产品、卫星通信产品、无人驾驶系统、水下测绘系统、机器人、无人机、靶弹、光电吊舱、光电跟踪设备、光电观瞄设备、光电取证设备、测试转台、伺服转台、浮空器、充气装置等、地理信息遥感遥测系统、激光设备、雷达、无人车、无人船、无人船艇、无人潜航器、综合显控台、综合舰桥系统、舰船电子集成系统、测控系统、模拟训练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限在外埠从事生产活动);设备租赁、维修;生产倾角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姿态方位组合导航系统;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01月10日)。(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92亿 100.00% 9048万 100.00% 4874万 100.00% 35.01%
按产品分类 卫星通信 4653万 33.42% 3081万 34.05% 1572万 32.26% 33.79%
信息感知 4559万 32.75% 2473万 27.34% 2086万 42.79% 45.75%
无人系统 4405万 31.64% 3448万 38.11% 956.5万 19.63% 21.72%
其他 304.7万 2.19% 45.38万 0.50% 259.4万 5.32% 85.11%
按地区分类 华东 5455万 39.19% 3436万 37.98% 2020万 41.44% 37.02%
东北 3143万 22.58% 2158万 23.85% 985.2万 20.21% 31.34%
华北 2779万 19.96% 2168万 23.96% 611.6万 12.55% 22.01%
华南 910.4万 6.54% -- -- -- -- --
华中 803.0万 5.77% -- -- -- -- --
西南 468.9万 3.37% -- -- -- -- --
西北 360.7万 2.59% -- -- -- -- --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709亿 100.00% 4.928亿 100.00% 2.781亿 100.00% 36.08%
按产品分类 无人系统 5.027亿 65.20% 3.442亿 69.86% 1.584亿 56.96% 31.51%
信息感知 1.631亿 21.16% 8562万 17.38% 7751万 27.87% 47.51%
卫星通信 9771万 12.67% 6063万 12.30% 3708万 13.33% 37.95%
其他 738.8万 0.96% 226.8万 0.46% 512.0万 1.84% 69.30%
按地区分类 西南 2.598亿 33.70% 1.653亿 33.55% 9446万 33.96% 36.36%
华北 2.363亿 30.66% 1.616亿 32.79% 7474万 26.87% 31.63%
华东 1.662亿 21.56% 9519万 19.32% 7100万 25.53% 42.72%
东北 5550万 7.20% -- -- -- -- --
西北 2281万 2.96% -- -- -- -- --
华中 2063万 2.68% -- -- -- -- --
华南 963.1万 1.25% -- -- -- -- --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500亿 100.00% 1.383亿 100.00% 1.117亿 100.00% 44.69%
按产品分类 无人系统 1.388亿 55.52% 7989万 57.78% 5888万 52.71% 42.43%
信息感知 8345万 33.39% 4335万 31.35% 4010万 35.90% 48.06%
卫星通信 2484万 9.94% -- -- -- -- --
其他 288.9万 1.16% -- -- -- -- --
按地区分类 华北 1.521亿 60.83% 8574万 62.02% 6632万 59.37% 43.61%
华东 5894万 23.58% 3277万 23.71% 2617万 23.43% 44.40%
西南 1849万 7.40% -- -- -- -- --
华中 776.8万 3.11% -- -- -- -- --
华南 706.1万 2.82% -- -- -- -- --
东北 339.4万 1.36% -- -- -- -- --
西北 224.0万 0.90% -- -- -- -- --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74亿 100.00% 5.928亿 100.00% 4.815亿 100.00% 44.82%
按产品分类 无人系统 7.245亿 67.43% 4.076亿 68.75% 3.169亿 65.81% 43.74%
信息感知 1.895亿 17.64% 9630万 16.24% 9323万 19.36% 49.19%
卫星通信 1.497亿 13.93% 8385万 14.14% 6582万 13.67% 43.98%
其他 1072万 1.00% 513.0万 0.87% 559.1万 1.16% 52.15%
按地区分类 华北 2.574亿 23.96% 1.355亿 22.85% 1.220亿 25.33% 47.38%
西南 2.512亿 23.38% 1.356亿 22.87% 1.156亿 24.01% 46.03%
华东 2.131亿 19.84% 1.189亿 20.06% 9423万 19.57% 44.21%
西北 2.011亿 18.72% 1.128亿 19.03% 8825万 18.33% 43.89%
东北 9714万 9.04% -- -- -- -- --
华中 3690万 3.43% -- -- -- -- --
华南 1749万 1.63% -- -- -- -- --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462亿 100.00% 1.349亿 100.00% 1.113亿 100.00% 45.19%
按产品分类 无人系统 1.634亿 66.35% 8992万 66.63% 7345万 66.00% 44.96%
信息感知 6515万 26.46% 3685万 27.31% 2830万 25.43% 43.43%
卫星通信 1492万 6.06% 741.1万 5.49% 750.8万 6.75% 50.32%
其他 280.0万 1.14% 77.03万 0.57% 203.0万 1.82% 72.49%
按地区分类 西南 7127万 28.95% 4016万 29.76% 3111万 27.96% 43.65%
华北 6878万 27.93% 3652万 27.06% 3226万 28.99% 46.91%
西北 4695万 19.07% 2378万 17.62% 2317万 20.82% 49.35%
华东 4566万 18.54% 2734万 20.26% 1831万 16.46% 40.11%
华中 1046万 4.25% -- -- -- -- --
东北 269.8万 1.10% -- -- -- -- --
华南 41.14万 0.17% -- -- -- -- --
 
经营评述

公司是国内较早致力于无人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始终围绕无人系统进行布局,在深入研究无人系统核心部件的同时,大力开展无人系统整机的研发,产品已广泛用于军民两个领域。2024年度,是公司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将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巩固市场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及影响力。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民用领域的投入,抓住低空经济、低轨互联、自动驾驶等三个方向发展的契机。目前公司产品覆盖了惯性导航、光电探测、卫星通信等无人系统核心部件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无人系统整机。1、信息感知(1)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感知运动载体的角速率和加速度,从而解算运载体位置、速度、姿态信息的导航定位方法,具有不依靠外部信息而自主独立工作的能力。惯性导航可与卫星导航(GNSS)、里程计、气压计等组合,可形成实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方案。高精度的惯性导航以军用领域为主,主要用于舰船、潜航器、飞行器、制导武器、陆地车辆、机器人等方面。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精度惯性导航在军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民用领域,惯性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新型惯性器件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惯性产品的成本,使得惯性产品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电子交通、汽车安全、自动驾驶、自动控制、甚至一些消费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受益于市场需求牵引,惯性导航及其组合导航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此外,公司研发出光纤、MEMS等系列化惯性导航和组合导航产品,除在公司的无人整机系统得到应用外,也广泛应用于铁路检测、智能交通、机器人、无人采煤机、飞行滑板等领域和场景。在报告期内,公司与自动驾驶领域客户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持续项目跟进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向低空经济领域客户提供技术方案和测试方案。(2)光电探测设备光电吊舱也称为陀螺稳定光电系统,通常由一个稳定平台和一套搭载在该平台上的探测设备组成。光电吊舱具有目标识别、视轴稳定、探测与自动跟踪、数据传输等功能,是光电侦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人侦察的核心装备。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无人系统市场的蓬勃发展,光电吊舱应用范围逐渐由军用领域向民用领域扩展,光电吊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市场对光电吊舱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光电吊舱行业不断向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公司的光电吊舱基于公司惯性测量和动基座稳控优势,将激光、红外、相机等产品相结合,用于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等载体,服务于侦察、瞄准、搜救、缉私、安全、环境监测、森林防火、电力巡线、辅助导航等领域。公司目前光电吊舱主要产品包括机载光电吊舱、车载/船载光电转塔、船载光电取证,同时,公司自研通用小型大功率伺服驱动器,具有小尺寸、大功率、通用性强、接口丰富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某型光电跟踪转塔已成功应用于某型执法船。与此同时,公司加大研发生产投入力度,扩充了光电探测产品的生产能力,为后续承接订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3)安防雷达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目标探测手段,以前多用于军事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低成本、高性能的小型雷达逐渐成熟,并广泛用于安防领域。与其他探测手段相比,雷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探测距离远、综合成本低等优点。不仅能对侵入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可以获取监控场内移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角度等信息。小型安防雷达可以服务于机场、港口、油井油田、电力电网、铁路交通、边防哨所等市场,为光电吊舱提供目标引导。雷达与光电吊舱结合,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探测和识别,并提供目标点方位、距离等信息,在边境管控、要地防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公司的安防雷达采用相控阵技术,具有小型化、全固态、低成本等特点,主要用于安防监控和反无人机领域,是国内安防雷达产品成熟度较高的公司。公司已推出桥梁防撞系统方案,相较于单一手段的桥梁防撞方法,它更注重预警、主动避险和回溯。系统以先进的雷达技术为基础,结合激光、红外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对桥梁及周边水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扫描,并参与多座桥梁防撞项目。此外,公司针对智慧养殖(海洋牧场)开发了智能终端软件,可与高分辨率雷达、光电设备的探测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和智能联动。该软件以事件管理为中心的业务功能,包含目标探测、联动跟踪、抓拍取证、智能预警、事件回溯等功能。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感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58.82万元。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者多个地面站之间实现信息传输、交换和分发。卫星通信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且通信线路稳定,在卫星上下行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不易受复杂地理条件的限制。公司的卫星“动中通”可满足车辆、舰船、飞机等载体在运动中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广泛用于军事指挥、消防、应急、救灾等方面,并在多个军兵种装备中定型,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多次成功保障部队重大演训活动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布局了各个细分领域。公司还完成了多款新型卫星通信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可满足同步轨道卫星的高通量应用。此外,基于传统卫通产品的数字孪生系统也将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全新的视角。公司正积极布局应急环境下的产品应用模式,实现产品的多场景运用。报告期内,公司卫星通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52.76万元。3、无人系统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无人系统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惯性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指挥控制等无人系统的核心技术,具备从无人系统核心部件到无人系统整机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已成为行业领先的无人系统整机及无人系统核心部件提供商。公司无人系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多次在竞优比测中获得优异成绩,已研发出低、中、高全谱系无人靶机,积累了包括高空大机动、超低空飞行、高速多机编队、多路抗干扰等核心技术,客户覆盖了海陆空等兵种、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等,在行业内得到了规模化应用。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强度和频次的增加,实弹比例大幅提升,作为目标使用的无人靶机消耗量及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无人靶机业务快速发展。公司目前已研发生产低、中、高全谱系无人靶机,飞行速度覆盖70m/s—310m/s,使用场景覆盖陆用、海用及高原,积累了大过载、大机动、超低空掠海、多机编队、抗干扰等核心技术。产品在院所装备性能试验、装备试验鉴定、部队日常训练以及重大演练领域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全年累计飞行1000余架次。同时,公司也致力于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训练体系,已与战略合作方共同完成了某型无人车的定型和无人船的开发。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全天候多灾种全域灾情侦测无人机研发,该型无人机主要面向民用应急场景,可实现位置定位、导航、通讯、信号中继传输、遥感传感、物资投放等功能,具有抗风能力强、载荷能力强、续航时间长、使用便捷、维护简单等优点。目前,该型无人机已完成飞机主体的设计,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首次验证飞行和演示飞行。此外,公司完成了一款高集成一体化反无人机产品的技术迭代。该系统通过结合雷达/频谱探测、GPS诱骗、无线电磁干扰、数据分析、自动反制等手段,实现对无人机的监测、识别和打击。该系统研发目的是为了防御以无人机为载体,对重点区域投放危险物品、拍摄监管设施等行为。通过对防控区域内无人机进行侦测、反制和诱导,防止非法无人机进入核心保护区域。报告期内,公司无人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04.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