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新材料技术研发;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通用零部件制造;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
主营构成分析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粘胶纤维 13.46亿 75.80% 10.66亿 71.37% 2.798亿 99.31% 20.79%
其他 3.350亿 18.87% 3.225亿 21.58% 1255万 4.45% 3.75%
碳纤维产品 9470万 5.33% 1.053亿 7.05% -1060万 -3.76% -11.20%
按产品分类 粘胶长丝 13.46亿 75.80% 10.66亿 71.36% 2.800亿 99.35% 20.80%
其他 3.350亿 18.87% 3.225亿 21.58% 1255万 4.45% 3.75%
碳纤维产品 9470万 5.33% 1.053亿 7.05% -1060万 -3.76% -11.20%
粘胶短纤 5.443万 0.00% 16.21万 0.01% -10.77万 -0.04% -197.82%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2.00亿 67.60% 10.42亿 69.77% 1.580亿 56.08% 13.16%
国外 5.754亿 32.40% 4.516亿 30.23% 1.238亿 43.92% 21.51%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粘胶纤维 26.88亿 71.95% -- -- -- -- --
其他 6.821亿 18.25% -- -- -- -- --
碳纤维产品 3.662亿 9.80% -- -- -- -- --
按产品分类 粘胶长丝 26.84亿 71.83% -- -- -- -- --
其他 6.821亿 18.25% -- -- -- -- --
碳纤维产品 3.662亿 9.80% -- -- -- -- --
粘胶短纤 432.2万 0.12%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23.96亿 64.12% -- -- -- -- --
国外 13.41亿 35.88% -- -- -- -- --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粘胶纤维 12.21亿 70.88% 10.14亿 67.72% 2.074亿 91.78% 16.99%
其他 3.267亿 18.96% 3.139亿 20.97% 1277万 5.65% 3.91%
碳纤维产品 1.752亿 10.17% 1.694亿 11.32% 580.6万 2.57% 3.31%
按产品分类 粘胶长丝 12.20亿 70.79% 10.12亿 67.62% 2.075亿 91.78% 17.01%
其他 3.267亿 18.96% 3.139亿 20.97% 1277万 5.65% 3.91%
碳纤维产品 1.752亿 10.17% 1.694亿 11.32% 580.6万 2.57% 3.31%
粘胶短纤 152.1万 0.09% 153.1万 0.10% -9832 0.00% -0.65%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1.49亿 66.68% 10.43亿 69.64% 1.064亿 47.06% 9.26%
国外 5.742亿 33.32% 4.545亿 30.36% 1.197亿 52.94% 20.84%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粘胶纤维 31.80亿 86.67% 28.65亿 85.30% 3.154亿 101.43% 9.92%
其他 3.623亿 9.87% 3.696亿 11.01% -730.4万 -2.35% -2.02%
碳纤维产品 1.268亿 3.46% 1.240亿 3.69% 286.0万 0.92% 2.25%
按产品分类 粘胶长丝 25.86亿 70.46% 22.36亿 66.57% 3.500亿 112.53% 13.53%
粘胶短纤 5.947亿 16.21% 6.293亿 18.74% -3453万 -11.10% -5.81%
其他 3.623亿 9.87% 3.696亿 11.01% -730.4万 -2.35% -2.02%
碳纤维产品 1.268亿 3.46% 1.240亿 3.69% 286.0万 0.92% 2.25%
按地区分类 国内 21.93亿 59.75% 20.86亿 62.11% 1.065亿 34.23% 4.86%
国外 14.77亿 40.25% 12.72亿 37.89% 2.045亿 65.77% 13.85%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粘胶纤维 17.80亿 95.56% 16.55亿 96.46% 1.246亿 85.03% 7.00%
其他 4349万 2.33% 2912万 1.70% 1436万 9.81% 33.03%
碳纤维 3926万 2.11% -- -- -- -- --
亚硫酸氢钠 0.000 -- -- -- -- -- --
按产品分类 粘胶长丝 12.36亿 66.36% 11.12亿 64.81% 1.238亿 84.49% 10.01%
粘胶短纤 5.439亿 29.20% 5.431亿 31.65% 79.24万 0.54% 0.15%
其他 4349万 2.33% 2912万 1.70% 1436万 9.81% 33.03%
碳纤维 3926万 2.11% -- -- -- -- --
亚硫酸氢钠 0.000 --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 11.01亿 59.14% 10.40亿 60.60% 6153万 42.00% 5.59%
国外 7.177亿 38.53% 6.471亿 37.71% 7059万 48.19% 9.84%
其他(补充) 4349万 2.33% 2912万 1.70% 1436万 9.81% 33.03%
 
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以粘胶纤维和碳纤维产品为主,主要从事粘胶长丝和碳纤维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粘胶短纤受托加工业务。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代码C)中的“化学纤维制造业”(代码C28)。(一)公司所属纤维行业发展情况报告期内纤维行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纤维行业开始发挥绿色循环产业的优势,加快推进全面转型,环保、低碳、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行业发展主题。未来随着国家“双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战略的推进实施,且根据国家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纤维行业呈现需求大、发展态势良好的局面。长期来看,基础创新、节能减排、智能安全等仍是各家企业的重要发展策略,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长、消费升级,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粘胶纤维需求稳定增长,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需求持续增多,行业中具备规模优势和领先优势的企业终将会厚积薄发。1.粘胶纤维是历史悠久的化学纤维,其原理是让植物中的纤维素重新析出而进行纺丝,主要分为粘胶长丝和粘胶短纤。粘胶纤维原料主要为棉、麻、竹、木等天然植物纤维生产的溶解浆,产品具有吸水性好,柔软透气,可降解可再生,抗皱褶能力强,光泽度好的优势,表现出较好的悬垂性,上身非常舒适,不会出现静电,所以此种衣物材质受到大众的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品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开始追求“自然”,同时,成衣向欧美市场出口前景较好,这些都会带动粘胶纤维需求量增长。在此背景下,在未来纺织品生产中,粘胶纤维依然是重要的原料。2.碳纤维前景广阔,随着近几年碳纤维产业的逐步成熟和终端应用技术的顺利推进,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未来打开更多的工业使用场景,以风光储为主的新能源转型以及民间体育休闲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大丝束碳纤维的需求,市场规模巨大。智研咨询《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发展现状》报告中估计,我国碳纤维应用市场中,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及C/C复材领域合计占比达到了75%左右,景气度较高。未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在加快“绿色”能源转型进程,随着碳纤维产业链的日趋成熟,以及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拉动碳纤维市场需求,同时大丝束碳纤维成本不断的下降也将促使其他领域潜在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情况1.粘胶长丝:又叫“人造丝”,是天然真丝的替代品,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在主要纺织纤维中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主要应用于高端服装和家用纺织品。近年来粘胶长丝全球总产能约为25-28万吨之间,其中我国产能约21万吨左右,生产企业主要有吉林化纤、新乡化纤、宜宾丝丽雅等。公司前些年抓住机遇扩建产能,抢占了行业内陆续退出企业所空出的市场,使得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当前公司粘胶长丝产能约8万吨/年左右。公司粘胶长丝以出口为主,下游客户已遍及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韩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意大利、德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报告期内粘胶长丝产能和需求较为稳定,售价回升叠加成本下降,盈利情况开始好转,随着消费升级和公司长丝产品种类调整,未来市场前景仍然良好。2.碳纤维产品:碳纤维被称为材料领域的“黑色黄金”,是一种比重不到钢的1/4,而抗拉强度是钢的7-9倍,同时还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疲劳等优异特性的新型材料,通常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复合后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各种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风光发电、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压力容器、氢能利用等重点领域都有它的身影。公司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公司复合材料业务发展,除了自生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外,也托管了国兴复合材料。3.粘胶短纤:俗称“人造棉、人棉或粘纤”,与天然棉很像,具有“出于棉而优于棉”的特点,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生产原料资源丰富,具有吸湿性好,易于染色,织物穿着舒适的特点。粘胶短纤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领域,即可纯纺为人棉纱,亦可与棉花、涤纶短纤等混纺,制得混纺纱,终端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属于传统需求。粘胶短纤全球产能也高度集中,中国产能居世界首位,宽裕的产能导致粘胶短纤市场行情周期较短,公司在报告期内依然延续了受托加工的经营模式,收取稳定的加工费以确保经营业绩不受市场波动所影响。(三)主要经营模式作为材料类制造企业,公司坚持“质量为本、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充分发挥在行业中的引领优势,采取的经营模式如下:1.采购模式:公司坚持“充分竞争、质优价宜”原则的市场化采购模式,大宗原辅材料、燃料、设备等主要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比质比价等方式,采购部门根据公司库存及市场供需变化灵活调整,精准研判,通过底部建仓、大单采购、引入竞争渠道、拓展进口、加大直采等手段,既保证生产物资的稳定供应,又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方式是以产销联动模式来统筹安排,根据下游市场需求、库存和产能装置情况相结合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通过对各生产资源要素的深入分析和持续优化,使得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包括生产现场、机器设备、产品质量、仓库等全流程生产环节,通过标准化管理,各项指标在横向及纵向上进行对比,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方式上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一是提升产品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公司已通过质量、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的认证,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优质品率;二是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重视与客户的共赢,同时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客户的粘性;三是通过云展会、实体展会等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有效凝聚全产业链的力量,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四)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变化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粘胶长丝、碳纤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粘胶短纤受托加工。近年来粘胶长丝行业不断洗牌,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目前粘胶长丝国内产能合计约21万吨/年左右,占据了全球产能的绝大部分。除了头部几家,其他化纤企业已陆续退出了市场,未来行业也难有新进入者,龙头企业市场控制力将进一步增强;碳纤维产品当下受供需格局影响,市场价格下降,行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压力,但长期来看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尤其民用大丝束碳纤维赛道高景气度,以风、光为主的电力新能源的增长拉动了民用大丝束碳纤维的需求,市场规模巨大。随着碳纤维产业的逐步成熟和终端应用技术的顺利推进,生产成本也得以下降,大丝束碳纤维在未来仍然能够打开更多的工业使用场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并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同时强化管理,精细成本管控,确保经营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