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锂离子电池及模块系统、电池模块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等电动车储能及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马达、驱动器、大功率POWERIC、电力电子元器件等驱动马达及控制模块的研发、生产、销售;电动车传动系统、电动空调系统、电动转向系统、电动刹车系统、发电系统、电力转换系统等电动车辅助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锂电池产品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纸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67.13亿 96.25% 58.16亿 96.40% 8.961亿 95.29% 13.35%
其他(补充) 2.613亿 3.75% 2.170亿 3.60% 4430万 4.71% 16.95%
储能电池系统 8797 0.00% 5264 0.00% 3533 0.00% 40.16%
按地区分类 境外销售 52.16亿 74.79% 43.64亿 72.33% 8.518亿 90.57% 16.33%
国内销售 14.97亿 21.46% 14.53亿 24.07% 4438万 4.72% 2.96%
其他(补充) 2.613亿 3.75% 2.170亿 3.60% 4430万 4.71% 16.95%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153.4亿 93.36% 144.2亿 94.18% 9.246亿 82.18% 6.03%
其他(补充) 10.07亿 6.13% 8.093亿 5.29% 1.981亿 17.61% 19.67%
储能电池系统 8443万 0.51% 8216万 0.54% 227.7万 0.20% 2.70%
按产品分类 电池包 68.74亿 41.82% 67.06亿 43.80% 1.683亿 14.96% 2.45%
模组 49.49亿 30.11% 52.23亿 34.11% -2.743亿 -24.39% -5.54%
电芯 35.21亿 21.42% 24.91亿 16.27% 10.31亿 91.61% 29.27%
其他(补充) 10.07亿 6.13% 8.093亿 5.29% 1.981亿 17.61% 19.67%
储能电池系统 8443万 0.51% 8216万 0.54% 227.7万 0.20% 2.70%
按地区分类 国外 98.73亿 60.07% 86.17亿 56.28% 12.55亿 111.59% 12.72%
国内 55.56亿 33.81% 58.85亿 38.44% -3.285亿 -29.20% -5.91%
其他(补充) 10.07亿 6.13% 8.093亿 5.29% 1.981亿 17.61% 19.67%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64.63亿 92.53% -- -- -- -- --
其他(补充) 4.544亿 6.51% 4.129亿 6.05% 4147万 25.29% 9.13%
储能电池系统 6725万 0.96%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外销售 41.95亿 60.06% -- -- -- -- --
国内销售 23.35亿 33.43% -- -- -- -- --
其他(补充) 4.544亿 6.51% 4.129亿 6.05% 4147万 25.29% 9.13%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104.6亿 90.25% 98.44亿 91.85% 6.138亿 70.52% 5.87%
其他(补充) 9.232亿 7.97% 6.728亿 6.28% 2.504亿 28.77% 27.12%
储能电池系统 2.068亿 1.78% 2.006亿 1.87% 618.4万 0.71% 2.99%
按产品分类 模组 53.40亿 46.09% 50.49亿 47.11% 2.917亿 33.51% 5.46%
电池包 47.01亿 40.56% 44.41亿 41.43% 2.601亿 29.89% 5.53%
其他(补充) 9.232亿 7.97% 6.728亿 6.28% 2.504亿 28.77% 27.12%
电芯 4.170亿 3.60% 3.550亿 3.31% 6203万 7.13% 14.87%
储能电池系统 2.068亿 1.78% 2.006亿 1.87% 618.4万 0.71% 2.99%
按地区分类 内销 62.71亿 54.12% 63.99亿 59.71% -1.280亿 -14.71% -2.04%
外销 43.94亿 37.91% 36.46亿 34.01% 7.480亿 85.94% 17.03%
其他(补充) 9.232亿 7.97% 6.728亿 6.28% 2.504亿 28.77% 27.12%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动力电池系统 48.14亿 92.18% -- -- -- -- --
其他(补充) 4.049亿 7.75% 2.883亿 6.39% 1.166亿 16.45% 28.80%
储能电池系统 366.6万 0.07%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销售 24.87亿 47.61% -- -- -- -- --
国外销售 23.31亿 44.63% -- -- -- -- --
其他(补充) 4.049亿 7.75% 2.883亿 6.39% 1.166亿 16.45% 28.80%
 
经营评述

(一)经营整体情况及措施报告期内公司亏损较上年同期大幅缩窄,主要系高成本库存不再压低毛利,且无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积极调整客户战略——倾斜海外优质订单,海外销售占比提升;实施精益生产、优化库存和供应链管理、严控预算等一系列精细措施,提高公司毛利水平改善公司经营业绩。随着公司规模提升,财务费用增加,整体期间费用占比有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公司对外投资亏损逐步缩窄,公司在土耳其的合资公司Siro进行多项经营改善措施,减亏体现出降本增效举措的成果,同时原材料价格稳定情况下公司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计提存货减值下降,综合上述情况持续调整优化,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对外投资的投后管理。(二)客户拓展情况及计划下半年公司将向市场全面推广和销售SPS技术产品,目前已获得数家整车企业定点,使公司能够尽早实现新技术降本增效的成果。同时发力于新兴市场的业务拓展,上半年公司获得eVTOL、换电等不同领域公司定点,持续加大新兴领域业务。2024年海外客户是公司营业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公司将制定明确的海外市场布局,在稳固既有客户的同时,把握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差异性,在海外市场积极推动产品销售,促进公司产能利用,整合海内外优势资源,把握全球市场机遇,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加速相关业务布局,包括新能源重卡、换电、二轮车、载人飞机、船舶等动力应用场景,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对公司保持高质量业务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三)研发策略及规划公司在持续巩固和发展公司原有技术路线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加强研发体系的市场与客户导向意识,以便有主次、有针对、有策略地储备下一代核心技术与开发下一代核心产品。同时深度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逻辑与降本潜力,科学制定产品降本路线,确立有市场竞争力的中长期产品战略。公司继续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入研发不断探索。技术革新为推动公司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PouchSolution)集超级软包电芯、超级软包电池系统、超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四大创新技术于一体,卧式布置电芯使得一款电芯可适配同款底盘的全系车型,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巩固与发挥软包路线的产品技术优势和未来潜力,根据不同领域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标准化和平台化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兼容不同客户的多种平台,提高产品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公司设立研、产、销整套立体战略,对以往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精准定位公司核心项目,严格把控项目节点和交付产品质量,确保体系研发、产品开发、试制、测试、工业化之间全闭环协同配合,提升项目成功率,保障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同时,确保核心新产品产能释放,深度理解SPS新产品的工业化所需,科学地支持新基地SPS产能爬坡与释放,同时梳理其他高利润赛道产品并科学规划产能,为公司全面铺开立体的产、研、销战略及新客户开发定点夯实基础。(四)生产情况及规划公司将加强产品工业化能力的推进,专注于开发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通过确定科学的降本路径,制定更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不断优化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加强质量管理,降低报废和返工成本;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分析,监控生产过程和质量参数,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生产方面,公司已落实精益化生产运营管理,聚焦生产质量与效率改善,进一步精简明确制造体系内部管理职责,建立量化评估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指标体系,针对瓶颈工序进行设计优化及提升,改善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强化产供销协同机制,通过优化生产、供应和销售环节,优化库存管理和提升周转率,灵活调整库存结构。供应链方面,公司推行多元化供应链战略,公司计划通过设计优化和自主加工生产,以及实现产品零部件的原材料国产化和多元化,夯实供应链保供和降本基本功。通过B点导入分级管理,提升核心材料降本效率:针对关键主材和非关键性主材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有助于在确保核心材料质量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核心材料的降本效率。(五)社会责任作为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孚能科技坚持以“提供绿色能源,构建智能世界”为使命,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日常经营工作。通过持续增加对节约能耗技术和设备的导入,把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孚能科技已形成集合产品解决方案、大规模生产、可持续及环保工厂、生命周期后产品的管理等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低碳智能生产体系,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使用绿色能源推动实现碳中和,积极承担全球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