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光学棱镜 | 2.033亿 | 53.76% | 1.561亿 | 60.33% | 4725万 | 39.54% | 23.24% |
玻璃非球面透镜 | 1.230亿 | 32.51% | 6286万 | 24.30% | 6009万 | 50.28% | 48.87% | |
玻璃晶圆 | 3133万 | 8.28% | 2748万 | 10.62% | 384.7万 | 3.22% | 12.28% | |
其他 | 2049万 | 5.42% | 1228万 | 4.75% | 820.9万 | 6.87% | 40.07% | |
按地区分类 | 外销 | 2.559亿 | 67.68% | 1.840亿 | 71.14% | 7193万 | 60.18% | 28.10% |
内销 | 1.221亿 | 32.29% | 7467万 | 28.86% | 4747万 | 39.72% | 38.87%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光学光电子 | 7.528亿 | 99.78% | 4.365亿 | 99.87% | 3.164亿 | 99.67% | 42.02% |
其他(补充) | 163.4万 | 0.22% | 58.30万 | 0.13% | 105.1万 | 0.33% | 64.32% | |
按产品分类 | 光学棱镜 | 4.112亿 | 54.51% | 2.338亿 | 53.50% | 1.774亿 | 55.89% | 43.14% |
玻璃非球面透镜 | 2.413亿 | 31.99% | 1.289亿 | 29.50% | 1.124亿 | 35.40% | 46.57% | |
玻璃晶圆 | 5226万 | 6.93% | 4373万 | 10.01% | 852.5万 | 2.69% | 16.31% | |
其他 | 4801万 | 6.36% | 2994万 | 6.85% | 1807万 | 5.69% | 37.63% | |
其他(补充) | 163.4万 | 0.22% | 58.30万 | 0.13% | 105.1万 | 0.33% | 64.32% | |
按地区分类 | 国外 | 5.218亿 | 69.16% | 2.995亿 | 68.52% | 2.223亿 | 70.05% | 42.61% |
国内 | 2.310亿 | 30.62% | 1.370亿 | 31.34% | 9402万 | 29.62% | 40.70% | |
其他(补充) | 163.4万 | 0.22% | 58.30万 | 0.13% | 105.1万 | 0.33% | 64.32%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玻璃非球面透镜 | 1.060亿 | 52.74% | -- | -- | -- | -- | -- |
光学棱镜 | 4919万 | 24.48% | -- | -- | -- | -- | -- | |
其他 | 2455万 | 12.22% | -- | -- | -- | -- | -- | |
玻璃晶圆 | 2124万 | 10.57% | -- | -- | -- | -- | -- | |
按地区分类 | 内销 | 1.007亿 | 50.09% | -- | -- | -- | -- | -- |
外销 | 1.003亿 | 49.91%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光学光电子 | 3.786亿 | 99.53% | 2.369亿 | 99.84% | 1.416亿 | 99.02% | 37.41% |
其他(补充) | 178.5万 | 0.47% | 38.20万 | 0.16% | 140.3万 | 0.98% | 78.60% | |
按产品分类 | 玻璃非球面透镜 | 1.578亿 | 41.48% | 9644万 | 40.64% | 6133万 | 42.87% | 38.87% |
光学棱镜 | 1.412亿 | 37.11% | 7808万 | 32.90% | 6308万 | 44.10% | 44.68% | |
玻璃晶圆 | 4144万 | 10.89% | 3715万 | 15.65% | 428.8万 | 3.00% | 10.35% | |
其他 | 3822万 | 10.05% | 2527万 | 10.65% | 1295万 | 9.05% | 33.89% | |
其他(补充) | 178.5万 | 0.47% | 38.20万 | 0.16% | 140.3万 | 0.98% | 78.60%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2.423亿 | 63.70% | 1.387亿 | 58.46% | 1.036亿 | 72.40% | 42.74% |
国外 | 1.363亿 | 35.83% | 9819万 | 41.38% | 3808万 | 26.62% | 27.94% | |
其他(补充) | 178.5万 | 0.47% | 38.20万 | 0.16% | 140.3万 | 0.98% | 78.60% | |
2022-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光学棱镜 | 9075万 | 45.03% | -- | -- | -- | -- | -- |
玻璃非球面透镜 | 6793万 | 33.71% | -- | -- | -- | -- | -- | |
玻璃晶圆 | 2227万 | 11.05% | -- | -- | -- | -- | -- | |
其他 | 2004万 | 9.95% | -- | -- | -- | -- | -- | |
汽车后视镜 | 53.05万 | 0.26% | -- | -- | -- | -- | -- | |
按地区分类 | 内销 | 1.262亿 | 62.63% | -- | -- | -- | -- | -- |
外销 | 7532万 | 37.37% | -- | -- | -- | -- | -- | |
公司坚持以技术拓市场,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改进管理体系,各项工作平稳推进,现将2024年半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197,072.50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8.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9,157,401.8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2.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015,553.22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06.26%;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0.00%。报告期内,公司把握消费电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机遇,2024年1-6月主要产品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收入都呈现增长,在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受业务规模成长带动,公司的营收水平、利润水平均实现显著增长。(二)技术研发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坚持以技术拓市场,专注于核心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新产品开发,持续加强研发资源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45,987,239.92元,相比上年同期上升68.31%;进一步加强研发人才储备与研发团队建设,研发人员扩充至317人,占比达员工总数的12.97%,较去年增加了2.92个百分点;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7项。(三)募投项目进展公司按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要求,并根据募投项目建设计划,持续推进募投项目建设实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募投项目需求的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工作,保证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的有序推进。截止报告期末,项目累计已投入募集资金137,085,995.72元。该项目围绕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展开,为对已成熟的原有项目进行扩产,有利于帮助公司及时抢占市场先机、奠定自身在业内的优势;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等各类光学模组中,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光学变焦与成像性能,提升用户产品使用体验,市场前景良好。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已于2024年7月整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四)内部治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员工内部激励、管理机制等,改进完善OA系统及ERP系统,更有效全面整合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力促进公司内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公司致力于健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和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始终秉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原则,坚持给投资者一个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五)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公司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激励制度与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加盟,以满足公司战略发展及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