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研发、生产加工各种工业气体、医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剂)、特种气体和混合气体及其产品,生产加工食品级干冰和食品添加剂(涉及行政许可、审查、认证生产经营的,凭相关有效的批准证书所列的项目和方式生产经营)。销售自产产品,销售消防气体(灭火剂),危险化学品经营(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销售:气体及其产品的相关设备及零部件、包装物、气瓶、药品批发、医疗器械(一类、二类、三类)、焊割设备及材料、消防器材、五金建材、金属材料、机械铸件、日用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一般化工产品和原料(危险化学品除外),从事上述同类商品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提供售前售后服务。从事气体相关的应用技术开发、软件系统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气体检测,气瓶检验。从事气体相关的工程和项目的投资建设、生产运管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异地客户现场制气业务和管道供应气体业务)。从事气体相关的设备及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加工、安装维修并提供相关服务,设备租赁,自有厂房租赁。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市场信息咨询和在职人员培训(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道路货物运输(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企业自有资金对外投资。(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生产线管理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泛半导体行业 7.036亿 27.86% 4.108亿 23.98% 2.929亿 36.07% 41.62%
其他制造 4.291亿 16.99% 3.216亿 18.77% 1.075亿 13.24% 25.06%
机械制造 3.774亿 14.94% 2.261亿 13.20% 1.513亿 18.63% 40.09%
新材料 3.418亿 13.54% 2.932亿 17.11% 4864万 5.99% 14.23%
高端装备制造 2.323亿 9.20% 1.474亿 8.60% 8495万 10.46% 36.56%
医疗及食品 1.761亿 6.97% 1.081亿 6.31% 6799万 8.37% 38.61%
环保新能源 1.661亿 6.58% 1.374亿 8.02% 2870万 3.53% 17.28%
其他(补充) 9878万 3.91% 6876万 4.01% 3002万 3.70% 30.39%
按产品分类 大宗气体 9.729亿 38.53% 6.688亿 39.04% 3.041亿 37.46% 31.26%
特种气体 9.626亿 38.12% 6.961亿 40.63% 2.666亿 32.83% 27.69%
现场制气及租金 2.779亿 11.00% 1.051亿 6.14% 1.727亿 21.27% 62.16%
燃气 2.131亿 8.44% 1.745亿 10.19% 3854万 4.75% 18.08%
其他(补充) 9878万 3.91% 6876万 4.01% 3002万 3.70% 30.39%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16.24亿 64.29% 10.73亿 62.62% 5.506亿 67.81% 33.92%
华中地区 2.624亿 10.39% 1.974亿 11.52% 6498万 8.00% 24.77%
其他地区 2.270亿 8.99% 1.766亿 10.31% 5042万 6.21% 22.21%
华北地区 1.930亿 7.64% 1.151亿 6.72% 7784万 9.59% 40.34%
其他(补充) 9878万 3.91% 6876万 4.01% 3002万 3.70% 30.39%
海外地区 6567万 2.60% 4722万 2.76% 1845万 2.27% 28.10%
华南地区 5496万 2.18% 3533万 2.06% 1963万 2.42% 35.71%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特种气体 5.095亿 41.35% 3.488亿 43.08% 1.607亿 38.05% 31.55%
大宗气体 4.433亿 35.98% 3.015亿 37.24% 1.418亿 33.57% 31.99%
现场制气及租金 1.320亿 10.72% 4706万 5.81% 8496万 20.12% 64.36%
燃气 1.055亿 8.57% 8557万 10.57% 1996万 4.72% 18.91%
其他(补充) 4170万 3.38% 2677万 3.31% 1493万 3.53% 35.80%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7.841亿 63.65% 5.105亿 63.06% 2.736亿 64.78% 34.89%
华中地区 1.318亿 10.69% 9969万 12.31% 3206万 7.59% 24.34%
其他地区 9749万 7.91% 6574万 8.12% 3174万 7.52% 32.56%
华北地区 9509万 7.72% 5515万 6.81% 3995万 9.46% 42.01%
华南地区 4450万 3.61% 2177万 2.69% 2273万 5.38% 51.07%
其他(补充) 4170万 3.38% 2677万 3.31% 1493万 3.53% 35.80%
海外地区 3732万 3.03% 2999万 3.70% 733.0万 1.74% 19.64%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半导体行业 7.433亿 30.62% 3.889亿 25.73% 3.543亿 38.69% 47.67%
机械制造 3.695亿 15.22% 2.229亿 14.75% 1.466亿 16.01% 39.68%
其他制造 3.513亿 14.47% 2.258亿 14.94% 1.255亿 13.70% 35.72%
新材料 2.986亿 12.30% 2.244亿 14.85% 7416万 8.10% 24.84%
高端装备制造 2.279亿 9.39% 1.434亿 9.49% 8450万 9.23% 37.08%
医疗及食品 1.950亿 8.03% 1.233亿 8.16% 7162万 7.82% 36.74%
环保新能源 1.663亿 6.85% 1.323亿 8.76% 3395万 3.71% 20.42%
其他(补充) 7555万 3.11% 5036万 3.33% 2519万 2.75% 33.34%
按产品分类 特种气体 10.90亿 44.90% 6.500亿 43.00% 4.399亿 48.03% 40.36%
大宗气体 8.517亿 35.09% 5.604亿 37.08% 2.913亿 31.80% 34.20%
燃气 2.104亿 8.67% 1.704亿 11.28% 3994万 4.36% 18.99%
现场制气及租金 1.998亿 8.23% 8024万 5.31% 1.196亿 13.06% 59.84%
其他(补充) 7555万 3.11% 5036万 3.33% 2519万 2.75% 33.34%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16.14亿 66.49% 10.22亿 67.63% 5.916亿 64.59% 36.66%
华中地区 2.565亿 10.57% 1.687亿 11.16% 8790万 9.60% 34.26%
其他地区 1.939亿 7.99% 1.031亿 6.82% 9081万 9.91% 46.83%
华北地区 1.467亿 6.04% 6828万 4.52% 7844万 8.56% 53.46%
海外地区 8033万 3.31% 6154万 4.07% 1879万 2.05% 23.39%
其他(补充) 7555万 3.11% 5036万 3.33% 2519万 2.75% 33.34%
华南地区 6046万 2.49% 3729万 2.47% 2318万 2.53% 38.33%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特种气体 4.945亿 43.61% -- -- -- -- --
大宗气体 4.140亿 36.51% -- -- -- -- --
其他(补充) 1.292亿 11.39% 6290万 9.12% 6626万 14.93% 51.30%
燃气 9631万 8.49% -- -- -- -- --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半导体行业 3.806亿 19.35% 2.131亿 16.92% 1.675亿 23.67% 44.01%
新材料 3.413亿 17.35% 2.579亿 20.48% 8335万 11.78% 24.42%
机械制造 3.093亿 15.72% 1.927亿 15.30% 1.166亿 16.48% 37.70%
高端装备制造 2.373亿 12.07% 1.492亿 11.85% 8812万 12.45% 37.13%
其他制造 2.326亿 11.82% 1.623亿 12.89% 7024万 9.93% 30.20%
其他(补充) 2.095亿 10.65% 1.221亿 9.70% 8735万 12.34% 41.70%
医疗及食品 1.380亿 7.02% 7974万 6.33% 5826万 8.23% 42.22%
环保新能源 1.185亿 6.02% 8231万 6.54% 3619万 5.11% 30.54%
按产品分类 大宗气体 7.923亿 40.28% 5.145亿 40.85% 2.778亿 39.26% 35.06%
特种气体 7.440亿 37.82% 4.372亿 34.72% 3.067亿 43.35% 41.23%
燃气 2.213亿 11.25% 1.856亿 14.73% 3571万 5.05% 16.14%
其他(补充) 2.095亿 10.65% 1.221亿 9.70% 8735万 12.34% 41.70%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12.86亿 65.38% 8.470亿 67.25% 4.391亿 62.06% 34.14%
其他(补充) 2.095亿 10.65% 1.221亿 9.70% 8735万 12.34% 41.70%
华中地区 2.053亿 10.44% 1.328亿 10.54% 7259万 10.26% 35.35%
其他地区 1.387亿 7.05% 8307万 6.60% 5562万 7.86% 40.10%
华北地区 4462万 2.27% 2117万 1.68% 2345万 3.31% 52.56%
海外 4143万 2.11% 3068万 2.44% 1075万 1.52% 25.95%
华南地区 4133万 2.10% 2262万 1.80% 1871万 2.64% 45.27%
 
经营评述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为专业从事气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环保集约型综合气体服务商。公司目前已建立品类丰富、布局合理、配送可靠的气体供应和服务网络,能够为电子半导体、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客户提供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和燃气三大类百余种气体产品,是各行业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并已出口近50个海外国家。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依托一站式供气服务的优势,加大力度提升服务,努力拓展客户群体,深挖客户需求,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527.7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22.51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676,722.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306,374.5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提升服务能力,拓宽销售渠道(1)特种气体业务,推进结构化矩阵公司作为综合气体服务商,始终围绕客户打造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对集成电路等行业用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提供电子特种气体、电子大宗载气以及TGCM(TotalGasandChemicalManagement,全面气体及化学品运维管理服务)综合服务。电子特种气体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公司致力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特种气体产业化,已逐步实现了超纯氨、高纯氧化亚氮、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替代,报告期内,新增导入21家半导体客户。电子大宗载气是为集成电路客户提供9N以上纯度的超高纯气体制气服务,产品主要包含高纯氮气、氧气、氩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和压缩空气等。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电子大宗载气业务的服务能力,取得主要进展包括:新订单。截至报告出具之日,公司取得武汉长飞、北方集成电路二期、芯成汉奇半导体、浙江莱宝显示、汕尾项目、芯业时代、高芯科技、武汉敏声等八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同时取得重庆润西微电子、湖畔光芯等电子大宗工程项目。其中,汕尾项目实现存量替换第二单。在建项目新投运。2024年1月,厦门天马光电子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2024年4月,无锡华润上华项目量产供气,实现成熟量产晶圆产线电子大宗载气存量业务的突破。2024年12月,武汉长飞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北方集成电路二期电子大宗载气项目临时供气。在建项目新交付。报告期内,苏州龙驰项目系统完成交付。氦气资源充分保障集成电路客户需求。公司氦气资源除充分保障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泛半导体客户需求外,还渗透医疗及工业客户。2024年度氦气销量同比增加125.53%。公司在电子特种气体、电子大宗载气、TGCM多维度更全面地为集成电路客户提供综合性气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彰显综合性气体公司的优势。(2)大宗气体业务,推进一体化战略原材料布局方面,公司为了对零售客户有更好的资源保障,积极自建空分项目及规划现场制气富余液体。零售市场整合方面,公司坚定推进横向布局战略,核心区域不断增加零售网点,新区域持续导入产品,以提高零售业务的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手段。报告期内,核心区域借助成熟区域的资源优势,逐步累积市场份额,上海区域被并购公司上海申南、上海畅和、上海医阳、上海振志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4%,净利润同比增长21.28%;江苏中部区域被并购公司海安吉祥、泰州光明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1%,净利润同比增长34.46%;太仓金宏大宗零售站点项目正式投运,计划在宜兴市、句容市等地布局大宗零售站点,增加核心区域点位密度。湖南等新增地区受重型机械等行业周期影响,经营业绩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但公司持续优化管理效率,通过获得更有竞争优势的气体资源、导入协同产品、增加深冷快线等新的业务模式,客户认可程度不断提升,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公司创新举措的持续发力,新增地区的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现场制气业务方面,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工程能力及配套运维服务质量,在持续发展中小型现场制气的同时,突破适合公司的中大型现场制气项目,并借此强化协同效益,进一步提升现场供气的服务水平。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业务模式出海。2024年3月,获得营口建发单套7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有色冶炼行业突破。2024年5月,获得山东睿霖高分子3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炼化/石化行业突破。2024年6月,稷山铭福钢铁3套空分合作项目正式投产运营。2024年7月,获得云南呈钢集团3套空分供气项目,以收购转供气(de-cap)方式实现钢铁行业再突破。2024年12月,获得海外首个现场制气项目。(3)推进“碳中和”业务,碳捕获、利用和氢能业务增加产能、拓展应用场景①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业务嘉兴金宏食品级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已于2024年1月完成验收并取得相关生产资质,4月荣获“2023年度绿色示范引领企业”。淮南金宏食品级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已于2024年7月正式试生产,该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淮南赛二等奖、初创组优秀奖。②氢能业务眉山金宏氢气项目于2024年4月完成验收并取得相关生产资质,株洲华龙氢气项目于2024年1月试生产,泉州金宏氢气项目于2024年8月取得投资项目备案证明。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车用能源供应提供清洁、绿色的氢能燃料,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此外,公司还不断探索氢能的更多应用场景,为氢能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坚定纵横战略,构筑核心优势(1)持续纵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01亿元,同比增加16.78%。公司于2024年7月荣膺“苏州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并通过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公司不断推进专业知识、创新理念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突破成果转化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①知识产权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规范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和运用流程,提升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商标保护,强化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辨识度和品牌价值,为公司带来实际经济效益。报告期内,公司正式上线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全面、精准管理。开展《专利挖掘及技术交底书撰写》《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商标使用基础知识培训》等培训共计5场,完成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监督年审,不断增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能力,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建立知识产权监测机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防范侵权行为,尤其关注商标侵权,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公司产品氧化亚氮、氢气、超纯氨、二氧化碳、氮气等5个获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证书;7N超纯氨、高纯氢气、高纯氮气荣获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其中7N超纯氨被评为国际先进。“金宏气体JINHONGGAS及图”商标已通过马德里注册,在新加坡、韩国、日本、越南及马来西亚受到保护;并通过欧盟注册,在其27个成员国受到保护。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取得各项知识产权366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②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构建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通过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各高校联合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通过产业实践与学术资源结合,促进气体产业发展,这些合作成果不仅为金宏气体的技术能力和市场优势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积极的示范效应。③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气体产品,并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促进气体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进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2项,对气体纯度、检测、包装和运输、安全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期内,实施《电子气体二氧化碳》《电子级正硅酸乙酯》《电子气体八氟环丁烷》《民用飞机呼吸用气态氧》《飞机用氮气》等10项国家标准,新立项《气体分析基于比较测量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1项国家标准,公司作为第一起草人主持起草的《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国家标准于2024年4月25日发布。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的活动,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更新,共同研究和解决行业中存在的技术和标准难题,为气体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坚持横向布局,跨区域发展公司凭借行业发展优势,有计划地拓展跨区域的业务。2024年1月,厦门天马光电子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环亚贸易有限公司,打造公司国际业务总部,主要负责海外产品贸易及海外投资业务。2024年3月,获得营口建发单套7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有色冶炼行业突破。2024年4月,无锡华润上华电子大宗载气项目量产供气,实现成熟量产晶圆产线电子大宗载气存量业务的突破;中标武汉长飞电子大宗载气项目。2024年5月,获得山东睿霖高分子3万等级空分供气项目,实现炼化/石化行业突破;成立金宏气体(营口)有限公司,为营口建发提供现场制气服务;中标湖畔光芯电子大宗载气项目。2024年6月,稷山铭福钢铁3套空分合作项目正式投产运营;成立JINHONGGAS(Thailand)CO.,LTD.,布局东南亚市场。2024年7月,获得云南呈钢集团3套空分供气项目,以收购转供气(de-cap)方式实现钢铁行业再突破;中标北方集成电路二期电子大宗载气项目;新研发大楼正式启用,为公司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更先进的设施和环境。2024年8月,成立张家港金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建设气体充装站项目;成立武汉金宏万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气、废气资源,采用碳减排、碳回收、清洁能源提纯等各种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加工提纯;成立金宏气体(淄博)有限公司,为山东睿霖高分子提供现场制气服务;收购曲靖市马龙区呈钢气体有限公司,为云南呈钢集团提供现场制气服务。2024年9月,成立句容金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建设气体充装站项目;收购金宏气体(泉州)有限公司,计划建设高纯氢气项目。2024年10月,成立金宏气体(宜兴)有限公司,计划建设气体充装站项目。2024年11月,中标重庆润西微电子电子大宗工程项目。2024年12月,获得泰国现场制气项目,实现现场制气业务模式海外区域新突破;获得中集安瑞科及国家开发投资旗下绿色能源合资项目配套空分供气项目;签约咸阳永寿化工园区迁建项目,通过新建制氢装置及自有液源等为西北地区半导体、面板等各类客户提供发展助力。2025年2月,成立西安卫光(咸阳)气体有限公司,计划建设高纯氢气项目;成立金宏气体(湛江)有限公司,为中集绿能提供现场制气服务;中标浙江莱宝显示电子大宗载气项目。2025年3月,中标汕尾、芯业时代、武汉敏声电子大宗载气项目;获得高芯科技电子大宗载气项目。截至报告出具之日,除上述描述的现场制气项目外,共计签署4项小型现场制气项目,累计投产3项小型现场制气项目。3、提升管理效能,增进管理效率公司始终坚持“安全、诚信、敬业、创新”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报告期内,通过各项工作流程梳理优化,强化各级管理人员职能,实现了管理优化提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路径,通过上线对私报销共享中心、资金管理司库系统等数字化平台,进一步集中化、标准化财务核算流程,确保财务制度执行的一贯性,进一步持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4、广纳各方贤才,完善培训体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管理人才等储备,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吸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行业人才,为公司纵横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加强多元化招聘,关注性别平等、少数族裔、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就业机会,营造包容性文化。公司制定了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构建高学历、高效率、多学科、多层次的创新科研、经营管理团队。报告期内,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引进了一批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金宏管理学院”人才发展及培养平台,开展三把手培养工程、第二期生产T计划、第二期销售T计划、管培生培养班等培养计划,以及新晋员工专题培训、新晋干部入职沟通交流、物流客户服务标准化、宝典系列等特色化项目,开展培训共计222场,累计参与2658人次。2024年公司员工获评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注安工程师14人,高级工19人。此外,公司还开展了专业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等培训,推动员工学历提升工作,截至目前,累计通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共321人次。2024年6月,公司荣获苏州市工业气体公共实训基地。5、严格落实规章,做好投关工作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严格执行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接听投资者电话、答复e互动平台的投资者提问及接待现场调研等方式,不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制定《“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及半年度评估,进一步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形成良性互动,树立公司资本市场良好形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