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印制线路板的制造;销售自产产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印制电路板行业 11.91亿 92.13% 9.906亿 98.21% 2.007亿 70.57% 16.85%
其他(补充) 1.017亿 7.87% 1803万 1.79% 8368万 29.43% 82.27%
按产品分类 双面多层板 7.804亿 60.36% 6.688亿 66.31% 1.116亿 39.26% 14.31%
单面板 4.109亿 31.78% 3.218亿 31.91% 8906万 31.32% 21.67%
其他(补充) 1.017亿 7.87% 1803万 1.79% 8368万 29.43% 82.27%
按地区分类 内销 8.270亿 63.96% 7.242亿 71.80% 1.028亿 36.17% 12.44%
外销 3.642亿 28.17% 2.664亿 26.41% 9785万 34.41% 26.86%
其他(补充) 1.017亿 7.87% 1803万 1.79% 8368万 29.43% 82.27%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印制电路板行业 10.18亿 94.07% 7.931亿 97.74% 2.252亿 83.09% 22.11%
其他(补充) 6418万 5.93% 1834万 2.26% 4583万 16.91% 71.42%
按产品分类 双面多层板 6.086亿 56.22% 4.730亿 58.29% 1.356亿 50.04% 22.28%
单面板 4.097亿 37.85% 3.201亿 39.45% 8957万 33.05% 21.86%
其他(补充) 6418万 5.93% 1834万 2.26% 4583万 16.91% 71.42%
按地区分类 内销 7.271亿 67.17% 5.933亿 73.11% 1.338亿 49.37% 18.40%
外销 2.912亿 26.90% 1.998亿 24.62% 9138万 33.72% 31.38%
其他(补充) 6418万 5.93% 1834万 2.26% 4583万 16.91% 71.42%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印制电路板行业 10.82亿 96.06% 8.687亿 99.63% 2.132亿 83.84% 19.70%
其他(补充) 4434万 3.94% 324.2万 0.37% 4110万 16.16% 92.69%
按产品分类 双面多层板 6.107亿 54.23% 5.026亿 57.65% 1.080亿 42.49% 17.69%
单面板 4.711亿 41.84% 3.660亿 41.98% 1.051亿 41.35% 22.31%
其他(补充) 4434万 3.94% 324.2万 0.37% 4110万 16.16% 92.69%
按地区分类 内销 7.734亿 68.67% 6.355亿 72.89% 1.379亿 54.23% 17.83%
外销 3.084亿 27.39% 2.332亿 26.74% 7527万 29.60% 24.40%
其他(补充) 4434万 3.94% 324.2万 0.37% 4110万 16.16% 92.69%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印制电路板行业 10.36亿 96.73% 8.050亿 99.68% 2.307亿 87.67% 22.28%
其他(补充) 3503万 3.27% 257.8万 0.32% 3245万 12.33% 92.64%
按产品分类 双面多层板 6.006亿 56.09% 4.859亿 60.18% 1.147亿 43.56% 19.09%
单面板 4.351亿 40.63% 3.190亿 39.50% 1.161亿 44.11% 26.68%
其他(补充) 3503万 3.27% 257.8万 0.32% 3245万 12.33% 92.64%
按地区分类 内销 7.814亿 72.98% 6.009亿 74.41% 1.805亿 68.59% 23.10%
外销 2.543亿 23.75% 2.041亿 25.27% 5021万 19.08% 19.74%
其他(补充) 3503万 3.27% 257.8万 0.32% 3245万 12.33% 92.64%
 
2020-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印制电路板行业 8.517亿 96.55% 6.251亿 99.06% 2.267亿 90.23% 26.61%
其他(补充) 3048万 3.45% 593.9万 0.94% 2454万 9.77% 80.51%
按产品分类 双面多层板 5.079亿 57.57% 3.811亿 60.39% 1.268亿 50.49% 24.97%
单面板 3.439亿 38.98% 2.440亿 38.67% 9984万 39.75% 29.03%
其他(补充) 3048万 3.45% 593.9万 0.94% 2454万 9.77% 80.51%
按地区分类 内销 6.666亿 75.56% 5.014亿 79.45% 1.652亿 65.77% 24.79%
外销 1.852亿 20.99% 1.237亿 19.61% 6144万 24.46% 33.18%
其他(补充) 3048万 3.45% 593.9万 0.94% 2454万 9.77% 80.51%
 
经营评述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对于PCB行业依然面临着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价格战加剧、原材料涨价等严峻挑战。据CPCA统计,中国PCB制造上半年营收估算为1430亿元,同比增长8.1%,但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及产品库存增加情况,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和任务,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聚焦主业,实现营收与利润逆势双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293,004,000.8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45%,归母净利润141,498,579.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5%,扣非净利润123,484,029.3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0%,公司通过产能释放和客户结构优化等方式实现了逆势双增长。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新兴应用领域产品占比不断攀升,内外单比例趋于均衡,有效对冲了国内低价竞争风险。二、服务市场,向新能源、AI算力等新兴领域加速渗透在PCB行业面临“需求分化、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适配+差异化市场战略”,持续拓展下游应用领域,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公司在保持智能家居、消费办公、电源能源等传统优势应用领域的竞争力外,正快速渗透到新能源汽车、AI算力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新的应用领域,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深度渗透,终端产品已应用于近30家国内外品牌汽车,覆盖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此外我们的产品还大量应用于AI算力中心的电源控制系统、卫星互联网通信模块、工业自动化控制、精密称量仪器、医疗显示与监测系统等,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三、加强研发,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在PCB行业竞争加剧、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技术深耕+精准市场定位”,打造了覆盖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产品矩阵,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形成技术护城河。近年来,公司投入更多资源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公司产品从传统的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金属基板扩展出更多符合客户新需求的埋铜块板、铝基盲孔板、HDI板、塞铜浆板、MINILED板、热电分离铜基板、多层陶瓷板等。报告期内公司新增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四、降本增效,继续深化智能制造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化智能制造+精益管理优化”,系统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智能制造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更加细化,从生产管理系统、无人仓储系统、AGV自动物流系统、无纸化办公系统到自主开发设计辅助脚本、自动导入配方化生产参数、数字化线边仓管理系统、设备稼动率采集分析系统、工装和物料自主配送系统、生产防呆防错系统、数字化设备点检系统等都已全面推广数字化管理;精益管理方面,推行全员提案制度,全年收集改善提案146项,落地实施128项,效率指标显著提升;通过物料科学代替和工艺优化实现成本压缩和稼动率提升。五、践行双碳,绿色制造引领发展公司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在绿色制造方面公司组织碳核查获得了产品碳足迹证书,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运输到废弃物处理,每一个环节上努力精进,以达到减碳减排的目标,工厂基本实现绿色生产制造,报告期内荣获江苏省绿色工厂荣誉。在能源利用方面,公司不断优化用能结构,大力推进节能技改项目,将制热、冰水系统合并到高效机房,空调用能降低26%。践行“双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更吸引了众多优质客户与公司同发展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