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车用零部件 | 8.201亿 | 84.49% | 7.002亿 | 88.58% | 1.199亿 | 66.54% | 14.62%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1.368亿 | 14.10% | 7881万 | 9.97% | 5803万 | 32.20% | 42.41% | |
其他(补充) | 1374万 | 1.42% | 1149万 | 1.45% | 225.3万 | 1.25% | 16.40%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5.089亿 | 52.42% | 4.084亿 | 51.66% | 1.005亿 | 55.77% | 19.75% |
短交通零部件 | 2.747亿 | 28.30% | 2.596亿 | 32.84% | 1510万 | 8.38% | 5.50% |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1.368亿 | 14.10% | 7881万 | 9.97% | 5803万 | 32.20% | 42.41% | |
散件等 | 3657万 | 3.77% | 3225万 | 4.08% | 432.0万 | 2.40% | 11.81% | |
其他(补充) | 1374万 | 1.42% | 1149万 | 1.45% | 225.3万 | 1.25% | 16.40%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8.611亿 | 88.71% | 7.311亿 | 92.49% | 1.300亿 | 72.15% | 15.10% |
国外 | 9582万 | 9.87% | 4790万 | 6.06% | 4792万 | 26.60% | 50.01% | |
其他(补充) | 1374万 | 1.42% | 1149万 | 1.45% | 225.3万 | 1.25% | 16.40% | |
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2.138亿 | 47.47% | 1.663亿 | 45.84% | 4750万 | 54.25% | 22.21% |
短交通零部件 | 1.540亿 | 34.19% | 1.469亿 | 40.47% | 715.2万 | 8.17% | 4.64% |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6541万 | 14.52% | 3636万 | 10.02% | 2906万 | 33.18% | 44.42% | |
散件 | 1648万 | 3.66% | 1318万 | 3.63% | 329.9万 | 3.77% | 20.02% | |
其他 | 12.49万 | 0.03% | 12.87万 | 0.04% | -3827 | 0.00% | -3.06%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车用零部件 | 6.489亿 | 85.17% | 5.487亿 | 88.57% | 1.002亿 | 70.40% | 15.44%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9952万 | 13.06% | 5958万 | 9.62% | 3994万 | 28.06% | 40.14% | |
其他(补充) | 1346万 | 1.77% | 1126万 | 1.82% | 219.5万 | 1.54% | 16.31%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4.158亿 | 54.58% | 3.379亿 | 54.54% | 7791万 | 54.73% | 18.73% |
短交通零部件 | 2.026亿 | 26.59% | 1.869亿 | 30.17% | 1568万 | 11.02% | 7.74% |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9952万 | 13.06% | 5958万 | 9.62% | 3994万 | 28.06% | 40.14% | |
散件等 | 3049万 | 4.00% | 2387万 | 3.85% | 662.4万 | 4.65% | 21.72% | |
其他(补充) | 1346万 | 1.77% | 1126万 | 1.82% | 219.5万 | 1.54% | 16.31%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6.897亿 | 90.52% | 5.793亿 | 93.49% | 1.104亿 | 77.56% | 16.01% |
国外 | 5880万 | 7.72% | 2905万 | 4.69% | 2975万 | 20.90% | 50.60% | |
其他(补充) | 1346万 | 1.77% | 1126万 | 1.82% | 219.5万 | 1.54% | 16.31%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2.094亿 | 56.54% | -- | -- | -- | -- | -- |
短交通零部件 | 9711万 | 26.23% | -- | -- | -- | -- | -- |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4629万 | 12.50% | -- | -- | -- | -- | -- | |
散件 | 1733万 | 4.68% | -- | -- | -- | -- | -- | |
其他 | 2.358万 | 0.01%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车用零部件 | 5.924亿 | 83.26% | 5.263亿 | 86.79% | 6604万 | 62.88% | 11.15%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1.058亿 | 14.87% | 6478万 | 10.68% | 4099万 | 39.04% | 38.76% | |
其他(补充) | 1331万 | 1.87% | 1533万 | 2.53% | -201.6万 | -1.92% | -15.14% | |
按产品分类 | 汽车零部件 | 3.644亿 | 51.21% | 3.177亿 | 52.39% | 4666万 | 44.43% | 12.81% |
短交通零部件 | 1.927亿 | 27.08% | 1.756亿 | 28.95% | 1708万 | 16.26% | 8.86% | |
智能家居传感器 | 1.058亿 | 14.87% | 6478万 | 10.68% | 4099万 | 39.04% | 38.76% | |
散件 | 3534万 | 4.97% | 3303万 | 5.45% | 230.1万 | 2.19% | 6.51% | |
其他(补充) | 1331万 | 1.87% | 1533万 | 2.53% | -201.6万 | -1.92% | -15.14% | |
按地区分类 | 国内 | 6.351亿 | 89.27% | 5.569亿 | 91.83% | 7822万 | 74.49% | 12.32% |
国外 | 6321万 | 8.89% | 3431万 | 5.66% | 2890万 | 27.52% | 45.72% | |
其他主营业务 | 1312万 | 1.84% | 1523万 | 2.51% | -210.9万 | -2.01% | -16.07% | |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汽车产业链面临较大的降本压力,叠加国内需求和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回升等问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围绕以汽车领域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继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始终秉持以战略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坚守“阳光、恒久、协作、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落实既定的战略目标,通过战略复盘,持续聚焦和改善战略目标,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1、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开始投入使用,开启全新发展篇章2021年2月,公司紧跟汽车产业发展步伐,精准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启动了5G智能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制造项目,该项目被列为2021年度江苏省重大项目,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24年2月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及消防验收,2024年公司其他厂区的部分机器设备已顺利搬迁至该新工厂并已投产,该产业园占地约100亩,该产业园的投入使用开启了公司发展的全新篇章。自公司设立以来,就秉承“开来”的理念,向新而行,一直一路开拓,紧抓时代机遇,从摩托车领域到汽车领域,再拓展到智能家居领域,持续打破“舒适圈”。5G智能化新产业园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公司在提升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智能化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大力拓展智能座舱域相关产品2024年公司集中优质资源、聚焦优势产品,围绕智能座舱域中“感知-传输-控制-执行”相关产品链,大力拓展传感器、高速传输线束、控制器等产品的销售和研发力度。其中,PM2.5传感器给北汽等客户供货,国内头部某整车厂五合一PM2.5传感器产品开发成功并小批量生产,以PM2.5传感器为核心的系列产品正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雨量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等获得北汽、上汽大众等客户的项目定点;座椅位置传感器获得德系车企项目定点;天窗控制器正积极推进长城汽车、东风岚图、合众、一汽红旗等项目定点的供货;尾门控制器功能样件测试通过,获得了主机厂认可;高速传输线束获得大众、奥迪、北汽、爱可森等多个项目定点,Fakra线束6个模块获得德国BMG认可。在研发端,公司喷气式碰嘴研制成功,其可为激光雷达提供清洁的探测面,为自动驾驶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另外,公司也在围绕空调清风系统布局多香型香氛系统等新产品。3、加大重要客户及业务领域的开拓2024年,某消费电子行业知名终端背景的新能源整车厂作为公司的新客户,其发布了新车型并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为公司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量;公司五合一PM2.5传感器产品供货的国内头部某整车厂也是首次合作。另外,公司于2024年10月通过了某日系车企质量审核,扩大了公司洗涤系统业务范围。4、持续提质增效、加强自动化、提高精益管理,多举措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及提质增效工作,采取优化设计方案、改善供应链体系、推行标准化作业、节能降耗、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以及增强全员降成本意识等一系列举措。在自动化方面,公司持续加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投入,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生产更加稳定、精准、高效;以机械换人、减人,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在2024年,公司与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专家围绕精益管理展开合作,其提供包括动线优化、设备换型等在内的服务,助力公司优化流程,在实现效率提升、促进质量稳定的同时节省成本。通过多种措施,公司有效提升了运营管理能力,确保公司稳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5、参股投资泰矽微,提高公司执行器、传感器产品竞争力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推进泰矽微的投资事宜,于2025年年初完成对泰矽微的参股投资。泰矽微多次获评各种“独角兽”企业称号,泰矽微致力于打造各类高可靠性数模混合车规专用芯片,其在执行与传感两大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泰矽微产品已进入包括大众、吉利、奇瑞、北汽、广汽等汽车主机厂。公司对泰矽微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加强在上游芯片行业的业务布局、与产业链上游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对泰矽微的投资,将有助于完善公司在汽车执行器、传感器领域的布局,加强公司产品芯片供应链安全,提高公司汽车执行器、传感器产品的共同设计和研发能力,增强为客户提供更全套解决方案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6、看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产业机遇,积极投入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为代表的新产品开发基于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公司部分下游整车厂客户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许多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公司判断这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重大产业机遇,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在技术迁移、质量管控、客户重合度等方面有多维战略优势,公司应牢牢抓住该机遇以完成自身的转型和突破。基于此,公司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研发、生产经验,积极投入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为代表的新产品开发。公司将采取“前瞻研发+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布局模式,根据行业动态和客户需求,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相关新产品。然而,由于相关配套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下游客户的产品技术方案、实际市场需求以及量产时间、规模、价格等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公司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产品尚在开发阶段,对公司业绩不形成影响。因此,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防范潜在的市场风险,谨慎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