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产品分类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 78.87亿 | 67.65% | 63.25亿 | 68.93% | 15.62亿 | 62.91% | 19.81% |
物流综合服务 | 35.94亿 | 30.83% | 28.06亿 | 30.58% | 7.881亿 | 31.74% | 21.93% | |
其他(补充) | 1.247亿 | 1.07% | 2903万 | 0.32% | 9570万 | 3.85% | 76.73% | |
电力和热力 | 5263万 | 0.45% | 1555万 | 0.17% | 3708万 | 1.49% | 70.45%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84.50亿 | 72.48% | 65.47亿 | 71.35% | 19.03亿 | 76.66% | 22.53% |
境外 | 32.08亿 | 27.52% | 26.29亿 | 28.65% | 5.796亿 | 23.34% | 18.06% | |
2023-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 86.63亿 | 45.30% | 72.59亿 | 49.67% | 14.04亿 | 31.13% | 16.21% |
化工物流业 | 74.65亿 | 39.03% | 55.30亿 | 37.84% | 19.35亿 | 42.90% | 25.92% | |
铁合金冶炼业 | 18.97亿 | 9.92% | 17.01亿 | 11.64% | 1.962亿 | 4.35% | 10.34% | |
电力生产业 | 12.40亿 | 6.48% | 12.10亿 | 8.28% | 3042万 | 0.67% | 2.45% | |
其他 | 11.05亿 | 5.78% | 8.500亿 | 5.82% | 2.550亿 | 5.65% | 23.08% | |
煤炭采选业 | 5.794亿 | 3.03% | 1.339亿 | 0.92% | 4.455亿 | 9.88% | 76.89% | |
水泥制造业 | 2.766亿 | 1.45% | 1.985亿 | 1.36% | 7812万 | 1.73% | 28.24% | |
其他(补充) | 2.048亿 | 1.07% | 3022万 | 0.21% | 1.746亿 | 3.87% | 85.25% | |
公司内部各业务分部相互抵销 | -23.06亿 | -12.06% | -22.98亿 | -15.73% | -833.1万 | -0.18% | -- | |
按产品分类 | 其他主营业务 | 74.65亿 | 39.03% | 55.30亿 | 37.84% | 19.35亿 | 42.90% | 25.92% |
聚氯乙烯 | 46.92亿 | 24.54% | 44.10亿 | 30.18% | 2.822亿 | 6.26% | 6.01% | |
电石 | 23.77亿 | 12.43% | 22.35亿 | 15.29% | 1.416亿 | 3.14% | 5.96% | |
硅铁 | 18.97亿 | 9.92% | 17.01亿 | 11.64% | 1.962亿 | 4.35% | 10.34% | |
片碱 | 15.94亿 | 8.33% | 6.136亿 | 4.20% | 9.802亿 | 21.73% | 61.50% | |
电 | 12.40亿 | 6.48% | 12.10亿 | 8.28% | 3042万 | 0.67% | 2.45% | |
其他 | 11.05亿 | 5.78% | 8.500亿 | 5.82% | 2.550亿 | 5.65% | 23.08% | |
煤 | 5.794亿 | 3.03% | 1.339亿 | 0.92% | 4.455亿 | 9.88% | 76.89% | |
水泥熟料 | 2.766亿 | 1.45% | 1.985亿 | 1.36% | 7812万 | 1.73% | 28.24% | |
其他(补充) | 2.048亿 | 1.07% | 3022万 | 0.21% | 1.746亿 | 3.87% | 85.25% | |
公司内部各业务分部相互抵销 | -23.06亿 | -12.06% | -22.98亿 | -15.73% | -833.1万 | -0.18% | --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122.8亿 | 64.23% | 91.37亿 | 62.52% | 31.46亿 | 69.74% | 25.61% |
境外 | 66.37亿 | 34.70% | 54.47亿 | 37.27% | 11.90亿 | 26.39% | 17.93% | |
其他(补充) | 2.048亿 | 1.07% | 3022万 | 0.21% | 1.746亿 | 3.87% | 85.25% | |
2023-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能源化工板块分部 | 59.25亿 | 60.46% | -- | -- | -- | -- | -- |
化工物流板块分部 | 38.75亿 | 39.54% | -- | -- | -- | -- | -- | |
按产品分类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 58.09亿 | 59.28% | -- | -- | -- | -- | -- |
物流综合服务 | 38.75亿 | 39.54% | 31.00亿 | 41.66% | 7.753亿 | 32.85% | 20.01% | |
其他(补充) | 9157万 | 0.93% | 36.59万 | 0.00% | 9120万 | 3.86% | 99.60% | |
电力和热力 | 2439万 | 0.25% | -- | -- | -- | -- | --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61.38亿 | 62.63% | -- | -- | -- | -- | -- |
境外 | 36.63亿 | 37.37% | -- | -- | -- | -- | -- | |
2022-12-31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 93.08亿 | 43.37% | 71.59亿 | 44.57% | 21.49亿 | 39.81% | 23.09% |
化工物流业 | 86.12亿 | 40.13% | 64.80亿 | 40.35% | 21.32亿 | 39.49% | 24.75% | |
铁合金冶炼业 | 28.92亿 | 13.48% | 26.08亿 | 16.24% | 2.840亿 | 5.26% | 9.82% | |
电力生产业 | 14.37亿 | 6.70% | 12.76亿 | 7.94% | 1.613亿 | 2.99% | 11.22% | |
其他 | 4.936亿 | 2.30% | 3.003亿 | 1.87% | 1.932亿 | 3.58% | 39.15% | |
水泥制造业 | 3.613亿 | 1.68% | 2.308亿 | 1.44% | 1.305亿 | 2.42% | 36.11% | |
煤炭采选业 | 2.772亿 | 1.29% | 1.147亿 | 0.71% | 1.625亿 | 3.01% | 58.62% | |
其他(补充) | 1.731亿 | 0.81% | 169.0万 | 0.01% | 1.714亿 | 3.18% | 99.02% | |
公司内部各业务分部相互抵销 | -20.95亿 | -9.76% | -21.09亿 | -13.13% | 1420万 | 0.26% | -- | |
按产品分类 | 其他主营业务 | 86.12亿 | 40.13% | 64.80亿 | 40.35% | 21.32亿 | 39.49% | 24.75% |
聚氯乙烯 | 59.25亿 | 27.61% | 51.38亿 | 31.99% | 7.870亿 | 14.58% | 13.28% | |
硅铁 | 28.92亿 | 13.48% | 26.08亿 | 16.24% | 2.840亿 | 5.26% | 9.82% | |
片碱 | 20.08亿 | 9.36% | 6.832亿 | 4.25% | 13.25亿 | 24.54% | 65.98% | |
电 | 14.37亿 | 6.70% | 12.76亿 | 7.94% | 1.613亿 | 2.99% | 11.22% | |
电石 | 13.74亿 | 6.40% | 13.37亿 | 8.32% | 3738万 | 0.69% | 2.72% | |
其他 | 4.936亿 | 2.30% | 3.003亿 | 1.87% | 1.932亿 | 3.58% | 39.15% | |
水泥熟料 | 3.613亿 | 1.68% | 2.308亿 | 1.44% | 1.305亿 | 2.42% | 36.11% | |
煤 | 2.772亿 | 1.29% | 1.147亿 | 0.71% | 1.625亿 | 3.01% | 58.62% | |
其他(补充) | 1.731亿 | 0.81% | 169.0万 | 0.01% | 1.714亿 | 3.18% | 99.02% | |
公司内部各业务分部相互抵销 | -20.95亿 | -9.76% | -21.09亿 | -13.13% | 1420万 | 0.26% | --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134.4亿 | 62.64% | 97.44亿 | 60.67% | 36.99亿 | 68.52% | 27.51% |
境外 | 78.44亿 | 36.55% | 63.16亿 | 39.32% | 15.28亿 | 28.31% | 19.48% | |
其他(补充) | 1.731亿 | 0.81% | 169.0万 | 0.01% | 1.714亿 | 3.18% | 99.02% | |
2022-06-30 | 主营构成 | 主营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主营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按行业分类 | 能源化工板块分部 | 65.65亿 | 62.75% | -- | -- | -- | -- | -- |
化工物流板块分部 | 38.98亿 | 37.25% | -- | -- | -- | -- | -- | |
按产品分类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 64.73亿 | 61.86% | 39.91亿 | 53.51% | 24.82亿 | 82.60% | 38.35% |
物流综合服务 | 38.98亿 | 37.25% | 34.61亿 | 46.41% | 4.370亿 | 14.54% | 11.21% | |
其他(补充) | 9240万 | 0.88% | 650.5万 | 0.09% | 8590万 | 2.86% | 92.96% | |
按地区分类 | 境内 | 67.62亿 | 64.63% | -- | -- | -- | -- | -- |
境外 | 37.01亿 | 35.37% | -- | -- | -- | -- | -- |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58亿元,同比增加1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4亿元,同比减少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0亿元,同比增加3.49%。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417.47亿元,较年初增长3.92%。具体经营情况如下:1、能源化工板块报告期,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与国内市场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公司能源化工板块受有效内需不足、外需较弱的影响,主要产品市场持续低迷,对生产经营带来较大挑战。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公司全面贯彻“总成本领先”战略,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激励全员创新思维,注重开源节流,强化成本控制。此外,公司积极实施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业务模式重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探索多元化盈利路径,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提升了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有效整合内部资源,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业务高效协同,进而对生产经营能够实施精准监控与实时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及时性。报告期,公司在乌海和鄂尔多斯的两个循环经济产业链继续保持高效运转,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无重大设备事故、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报告期,公司生产聚氯乙烯44.7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0.77%;生产烧碱29.3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0.55%;生产硅铁16.5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7.72%,硅铁产量上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原10×12500KVA硅铁炉于2023年3月停产拆除进行产能置换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2×45000KVA硅铁炉于2023年12月转入正式生产运行;生产水泥熟料81.2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00%;生产焦炭87.35万吨、甲醇9.47万吨、BDO0.22万吨、PTMEG0.21万吨。报告期,公司绿色可降解塑料项目第一批次及配套项目陆续分阶段转入试生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对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新项目的试生产,公司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并通过强化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与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确保项目安全高效运行。鉴于新项目的产业链联动性要求高的特点,公司通过实施统一调度管理,加强生产数据实时监控,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此外,公司紧跟市场动态,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持续优化作业流程,合力推动项目顺利达标达产,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化工物流板块报告期,公司化工物流板块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及集成,依托全球体系化的物流网络和优质安全保障,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持续开拓全球市场,取得了较好经营业绩。船运业务:国内散装液体化学品水运需求保持一定增长,运价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市场方面,俄乌冲突持续胶着,局势未见根本性转变,而巴以冲突的升级进一步加剧了红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与此同时,巴拿马运河作为国际海运的关键节点,季节性因素导致拥堵。在多种情况综合影响下,国际海运航线运距拉长,导致运力偏紧,国际海运市场运价依旧处于高位。船运业务通过高质量的船舶管理能力,不断开拓市场及新客户,经营业绩优异。集装罐业务:集装箱航运市场受到红海危机和巴拿马运河干旱的影响,新增运力的下降,以及欧美提前囤货带来的旺季提前,对集运罐海运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集装罐物流业务通过强化外部舱位采购能力,确保物流链的顺畅运行,同时依托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保持了业务量的强劲上涨。码头储罐业务:公司码头储罐业务继续贯彻“一体化”经营理念,以码头吞吐量提升带动业务整体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码头作业效率,码头吞吐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2%。3、战略投资项目(1)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2021年,公司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的研判,结合国家禁塑、限塑政策的逐步推行,决定在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以BDO生产为核心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绿色低碳环保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链项目,具体包括:绿色可降解塑料项目以及配套的碳化钙升级改造项目、300万吨/年焦化项目、55万吨/年甲醇综合利用项目等。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绿色可降解塑料项目进展顺利,第一批次建设的30万吨/年BDO项目、12万吨/年PTMEG项目及配套的碳化钙升级改造项目、300万吨/年焦化项目、55万吨/年甲醇综合利用项目均已完成总体建设,并已全部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试生产顺利,生产负荷正在逐步提升,生产指标逐步趋于正常。(2)450MW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政策要求,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为推进公司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公司以全资子公司鄂尔多斯君正为投资主体,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新建450MW光伏发电项目。截至报告披露日,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等设备正在安装,变电站、电力线路等其他基础设施均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3)造船项目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船队结构,拓展船队规模,积极打造经济性高、竞争力强的化学品运输船队,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5月与国内两大船厂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陵船厂”)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昌造船”)签署了共计10艘25.9K载重吨的化学品船舶建造合同和共计10艘同型船舶订单选择权协议。根据合同,新建船舶将在2-4年内陆续完成交付。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已经签署的10艘船舶建造合同正在按计划推进,并于2024年7月和8月分别与两大船厂行使了共计10艘化学品船舶的订单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