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设计、生产和销售覆铜板和粘结片、陶瓷电子元件、液晶产品、电子级玻璃布、环氧树脂、铜箔、电子用挠性材料、显示材料、封装材料、绝缘材料,自有房屋出租。从事非配额许可证管理、非专营商品的收购出口业务。提供产品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加工服务和佣金代理(拍卖除外)。
主营构成分析
2024-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覆铜板和粘结片 147.9亿 72.55% 116.1亿 73.03% 31.83亿 70.85% 21.52%
印制线路板 44.84亿 21.99% 36.13亿 22.73% 8.712亿 19.39% 19.4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7.099亿 3.48% 6.516亿 4.10% 5832万 1.30% 8.21%
其他(补充) 4.036亿 1.98% 2341万 0.15% 3.802亿 8.46% 94.20%
按产品分类 覆铜板业务 155.2亿 76.12% -- -- -- -- --
线路板业务 46.78亿 22.95% -- -- -- -- --
其他业务 7.633亿 3.74% -- -- -- -- --
分部间抵销 -5.727亿 -2.81%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166.3亿 81.56% 132.9亿 83.61% 33.38亿 74.29% 20.07%
外销 33.57亿 16.46% 25.82亿 16.24% 7.748亿 17.24% 23.08%
其他(补充) 4.036亿 1.98% 2341万 0.15% 3.802亿 8.46% 94.20%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覆铜板和粘结片 72.20亿 74.98% 56.53亿 74.85% 15.67亿 75.46% 21.70%
印制线路板 18.79亿 19.52% 15.80亿 20.92% 2.996亿 14.43% 15.9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3.381亿 3.51% 3.099亿 4.10% 2820万 1.36% 8.34%
其他(补充) 1.917亿 1.99% 1005万 0.13% 1.817亿 8.75% 94.76%
按产品分类 覆铜板业务 75.87亿 78.79% -- -- -- -- --
线路板业务 19.68亿 20.44% -- -- -- -- --
其他 3.655亿 3.80% -- -- -- -- --
分部间抵销 -2.913亿 -3.03%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79.79亿 82.86% 64.18亿 84.98% 15.61亿 75.17% 19.56%
外销 14.59亿 15.15% 11.25亿 14.89% 3.338亿 16.08% 22.88%
其他(补充) 1.917亿 1.99% 1005万 0.13% 1.817亿 8.75% 94.76%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覆铜板和粘结片 126.3亿 76.16% 100.9亿 75.34% 25.40亿 79.59% 20.11%
印制线路板 31.35亿 18.90% 27.86亿 20.80% 3.490亿 10.94% 11.13%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5.173亿 3.12% 4.935亿 3.68% 2380万 0.75% 4.60%
其他(补充) 3.025亿 1.82% 2416万 0.18% 2.783亿 8.72% 92.01%
按产品分类 覆铜板业务 132.6亿 79.92% -- -- -- -- --
线路板业务 32.62亿 19.67% -- -- -- -- --
其他业务 5.621亿 3.39% -- -- -- -- --
分部间抵销 -4.943亿 -2.98%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137.2亿 82.74% 113.4亿 84.69% 23.79亿 74.56% 17.34%
外销 25.60亿 15.43% 20.26亿 15.13% 5.334亿 16.71% 20.84%
其他(补充) 3.025亿 1.82% 2416万 0.18% 2.783亿 8.72% 92.01%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覆铜板业务 62.75亿 79.63% -- -- -- -- --
线路板业务 15.77亿 20.02% -- -- -- -- --
其他业务 2.573亿 3.27% -- -- -- -- --
分部间抵销 -2.292亿 -2.91% -- -- -- -- --
按地区分类 境内 63.97亿 81.18% -- -- -- -- --
境外 13.46亿 17.08% -- -- -- -- --
其他(补充) 1.374亿 1.74% 1425万 0.22% 1.231亿 8.10% 89.63%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覆铜板和粘结片 140.0亿 77.70% 110.3亿 78.53% 29.68亿 74.78% 21.20%
印制线路板 34.04亿 18.89% 26.80亿 19.08% 7.236亿 18.23% 21.26%
其他(补充) 3.082亿 1.71% 2397万 0.17% 2.842亿 7.16% 92.2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3.045亿 1.69% 3.114亿 2.22% -690.0万 -0.17% -2.27%
按产品分类 覆铜板业务 141.3亿 78.45% -- -- -- -- --
线路板业务 35.19亿 19.54% -- -- -- -- --
其他业务 3.621亿 2.01%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146.9亿 81.56% 116.8亿 83.13% 30.17亿 76.01% 20.54%
外销 30.14亿 16.73% 23.46亿 16.70% 6.679亿 16.83% 22.16%
其他(补充) 3.082亿 1.71% 2397万 0.17% 2.842亿 7.16% 92.22%
 
经营评述

1、经营回顾2024年伊始,公司面临的市场情况呈现出相对“乐观”的态势,得益于前两年的产品认证布局和2023年第四季度对原材料走势的精准研判和部署,在原材料成本保持相对优势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能源产品、矿机等阶段性市场亮点,实现了较好的开局。然而,市场并非真正好转,供过于求的态势仍然十分突出。在原材料端,铜价自3月下旬开始持续走高,并于5月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原材料成本的波动,公司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和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有效平衡了客户订单需求和盈利。第三季度市场环境急转直下,出现了少有的“旺季不旺”。一方面,LME铜在第二季度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高位波动后,7月开始出现了回落趋势。面对铜指的持续下跌,客户严控库存,放缓订单下达速度,并不断提出价格调整的要求。另一方面,家电、NB、模组、LED、能源等市场的需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低端消费类市场回落比较明显,对存量市场的基本盘有较大影响。公司产能较大,需要兼顾传统产品和新兴市场,因此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营销中心继续优化价格策略灵活争取订单,配合现有产品打组合拳。进入第四季度,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家电、可穿戴设备等在政策支持下成为市场热点,需求明显回暖;AI服务器及相关领域创新驱动,带动了对高速材料及高端产品的需求,为全年的经营成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在市场方面,持续大力推进市场认证并加大力度对海外市场尤其是AI、服务器、通讯等重要领域的核心终端开发,保持车载领域的既有优势并加大国内市场的布局,成果丰硕。在内部管理方面,营运部门继续深入推进材料国产化并联动品管强化“品质前移”的推行,在成本和品质方面继续为营销创造有利条件;“强品管”以狠抓“基础管理”为核心,推动了自上而下的全员参与,管理人员通过“承包制”深入地参与到现场管理提升中,为客户日益严苛的品质要求保驾护航;在集团范围内深度推进生产部门对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落地,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降低制造成本;各部门主动拥抱新技术、新应用,积极尝试人工智能和RPA等技术在业务场景的应用,初显成效。纵观全年的经营形势,2024年是“非常规”的一年,年初并没有如往年出现低谷,金九银十的旺季也没有如期而至,可谓复杂多变,捉摸不定。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灵活的策略调整和高效的团队协作,2024年继续取得了优于同行的经营业绩。这一成绩得益于我们多年坚持的“全系列产品、全方位市场”的战略布局,也是坚持技术和管理双轮驱动的成果。2、完成与经营密切相关的工作2-1.针对市场上热销的产品进行了配方升级的整体策划和推动,在提升产品性能解决客户使用端问题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2-2.聚焦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品质管理,增强客户满意度。紧密围绕重点市场领域的技术变化以及客户品质新要求,在内部推动硬件升级和管理要求提升,进一步夯实品质基础,有效提升了重要客户的满意度以及推进项目合作的速度。2-3.通过对供应链价值的深入挖掘,通过品质前移的方式确保具有成本优势的材料能够好用、多用;营运与研发密切配合,在新产品供方资源池选择、替代、验证等方面做扎实,对未来可期的重要产品和新产品可能面临的材料供应保障完成了国产化替代。2-4.补短板、提效率、促创新,数字化再上台阶。梳理重点业务过程,完成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突破,构建了体系审核、技术评审等重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并实现了新MES(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多工厂覆盖、新设备管理系统跨区域落地。2-5.以集团意识和绩效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继续加强集团意识的宣贯,通过对集团化意识和行为的提炼和宣贯,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手段,强化了管理人员集团化意识。强绩效管理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高职级人员和重点人群的绩效沟通与辅导,焕发了中坚力量的新面貌。2-6.力推新一期股权激励,助力公司发展。结合公司发展规划、行业现状与趋势、内部管理等因素多方考虑,实施新一期股权激励方案,激发核心员工潜能,吸引、保留公司战略发展所需人才。2-7.启动ESG,提升公司地位和影响力。组织策划完成从上下游及到末端的循环利用工作,将各方重要关注点及公司多年的管理沉淀系统呈现,获得业内多项认可,包括华证一级行业(信息技术)ESG绩效榜首、华证指数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表现TOP100(排名19)、华证ESGAAA评级、ESG金牛奖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