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 - -(涨:-平:- 跌:-) 深证- - -(涨:-平:- 跌:-)
  • --
  • --
  • --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万元)
  • --
  • 今开:--
  • 昨收:--
  • 最高:--
  • 最低:--
  • 换手:--
  • 市盈:--
  • 量比:--
  • 振幅:--
主营范围
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及投资管理;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培训;销售自行开发后的产品;房地产项目开发、销售商品房;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海水淡化处理;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防洪除涝设施管理;水资源管理;天然水收集与分配;水文服务;其他水利管理业;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噪声与振动控制服务;其他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城乡市容管理;绿化管理;城市公园管理;生物质能发电、热力生产和供应;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物业管理;投资咨询;销售百货、五金交电、副食品、包装食品、饮料、家具、工艺美术品、节能设备、电子产品、建筑材料;住宿,中餐、西餐,零售酒、进口卷烟、国产卷烟、雪茄烟,美容美发(仅限新大都饭店经营);零售烟(仅限新大都商品部经营)。
主营构成分析
2024-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31.72亿 34.73% 19.36亿 32.76% 12.36亿 38.35% 38.95%
固废处理业务 21.32亿 23.34% 13.41亿 22.68% 7.912亿 24.55% 37.11%
供水水处理业务 14.71亿 16.10% 10.11亿 17.10% 4.601亿 14.28% 31.28%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7.155亿 7.83% 6.205亿 10.50% 9493万 2.95% 13.27%
供水服务业务 5.648亿 6.18% 2.697亿 4.56% 2.951亿 9.16% 52.2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866亿 5.33% 2.805亿 4.75% 2.061亿 6.40% 42.36%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3.690亿 4.04% 3.017亿 5.10% 6733万 2.09% 18.25%
其他(补充) 1.521亿 1.67% 4901万 0.83% 1.031亿 3.20% 67.77%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6140万 0.67% 4947万 0.84% 1193万 0.37% 19.43%
快速路业务 912.0万 0.10% 5229万 0.88% -4317万 -1.34% -473.33%
按产品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31.72亿 34.73% 19.36亿 32.76% 12.36亿 38.35% 38.95%
固废处理业务 21.32亿 23.34% 13.41亿 22.68% 7.912亿 24.55% 37.11%
供水水处理业务 14.71亿 16.10% 10.11亿 17.10% 4.601亿 14.28% 31.28%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7.155亿 7.83% 6.205亿 10.50% 9493万 2.95% 13.27%
供水服务业务 5.648亿 6.18% 2.697亿 4.56% 2.951亿 9.16% 52.2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866亿 5.33% 2.805亿 4.75% 2.061亿 6.40% 42.36%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3.690亿 4.04% 3.017亿 5.10% 6733万 2.09% 18.25%
其他(补充) 1.521亿 1.67% 4901万 0.83% 1.031亿 3.20% 67.77%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6140万 0.67% 4947万 0.84% 1193万 0.37% 19.43%
快速路业务 912.0万 0.10% 5229万 0.88% -4317万 -1.34% -473.33%
按地区分类 中国境内 87.07亿 95.33% -- --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 2.747亿 3.01% -- -- -- -- --
其他(补充) 1.521亿 1.67% 4901万 0.83% 1.031亿 3.20% 67.77%
 
2023-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63.70亿 29.88% 39.79亿 27.53% 23.91亿 34.83% 37.54%
固废处理业务 45.65亿 21.41% 30.77亿 21.29% 14.88亿 21.68% 32.60%
供水水处理业务 31.78亿 14.91% 21.33亿 14.76% 10.44亿 15.21% 32.86%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31.40亿 14.73% 27.31亿 18.89% 4.094亿 5.96% 13.04%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4.25亿 6.69% 9.159亿 6.34% 5.096亿 7.42% 35.75%
供水服务业务 10.74亿 5.04% 4.612亿 3.19% 6.125亿 8.92% 57.05%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10.07亿 4.72% 7.411亿 5.13% 2.656亿 3.87% 26.38%
其他(补充) 3.295亿 1.55% 1.599亿 1.11% 1.695亿 2.47% 51.4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2.117亿 0.99% 1.563亿 1.08% 5533万 0.81% 26.14%
快速路业务 1872万 0.09% 9991万 0.69% -8118万 -1.18% -433.61%
按产品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63.70亿 29.88% 39.79亿 27.53% 23.91亿 34.83% 37.54%
固废处理业务 45.65亿 21.41% 30.77亿 21.29% 14.88亿 21.68% 32.60%
供水水处理业务 31.78亿 14.91% 21.33亿 14.76% 10.44亿 15.21% 32.86%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31.40亿 14.73% 27.31亿 18.89% 4.094亿 5.96% 13.04%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4.25亿 6.69% 9.159亿 6.34% 5.096亿 7.42% 35.75%
供水服务业务 10.74亿 5.04% 4.612亿 3.19% 6.125亿 8.92% 57.05%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10.07亿 4.72% 7.411亿 5.13% 2.656亿 3.87% 26.38%
其他(补充) 3.295亿 1.55% 1.599亿 1.11% 1.695亿 2.47% 51.4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2.117亿 0.99% 1.563亿 1.08% 5533万 0.81% 26.14%
快速路业务 1872万 0.09% 9991万 0.69% -8118万 -1.18% -433.61%
按地区分类 华东地区 61.73亿 28.96% 39.54亿 27.35% 22.19亿 32.33% 35.95%
华北地区 57.69亿 27.06% 41.91亿 28.99% 15.78亿 22.99% 27.36%
西南地区 41.63亿 19.53% 31.59亿 21.85% 10.04亿 14.63% 24.12%
中南地区 36.98亿 17.35% 22.64亿 15.66% 14.34亿 20.89% 38.79%
境外 5.020亿 2.35% 2.978亿 2.06% 2.042亿 2.97% 40.68%
东北地区 4.571亿 2.14% 2.909亿 2.01% 1.663亿 2.42% 36.37%
其他(补充) 3.295亿 1.55% 1.599亿 1.11% 1.695亿 2.47% 51.45%
西北地区 2.277亿 1.07% 1.390亿 0.96% 8871万 1.29% 38.96%
 
2023-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29.07亿 32.90% 17.83亿 31.06% 11.24亿 36.30% 38.67%
固废处理业务 21.28亿 24.08% 14.02亿 24.41% 7.269亿 23.47% 34.15%
供水水处理业务 14.83亿 16.78% 9.962亿 17.35% 4.872亿 15.73% 32.84%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7.799亿 8.83% 6.695亿 11.66% 1.104亿 3.57% 14.16%
供水服务业务 5.197亿 5.88% 2.134亿 3.72% 3.064亿 9.89% 58.9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983亿 5.64% 2.845亿 4.96% 2.138亿 6.91% 42.91%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3.797亿 4.30% 2.900亿 5.05% 8974万 2.90% 23.64%
其他(补充) 9727万 1.10% 3983万 0.69% 5744万 1.85% 59.0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3448万 0.39% 2227万 0.39% 1221万 0.39% 35.41%
快速路业务 884.8万 0.10% 4023万 0.70% -3138万 -1.01% -354.68%
按产品分类 污水水处理业务 29.07亿 32.90% 17.83亿 31.06% 11.24亿 36.30% 38.67%
固废处理业务 21.28亿 24.08% 14.02亿 24.41% 7.269亿 23.47% 34.15%
供水水处理业务 14.83亿 16.78% 9.962亿 17.35% 4.872亿 15.73% 32.84%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7.799亿 8.83% 6.695亿 11.66% 1.104亿 3.57% 14.16%
供水服务业务 5.197亿 5.88% 2.134亿 3.72% 3.064亿 9.89% 58.9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983亿 5.64% 2.845亿 4.96% 2.138亿 6.91% 42.91%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3.797亿 4.30% 2.900亿 5.05% 8974万 2.90% 23.64%
其他(补充) 9727万 1.10% 3983万 0.69% 5744万 1.85% 59.0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3448万 0.39% 2227万 0.39% 1221万 0.39% 35.41%
快速路业务 884.8万 0.10% 4023万 0.70% -3138万 -1.01% -354.68%
按地区分类 中国境内 85.03亿 96.21% -- --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 2.375亿 2.69% -- -- -- -- --
其他(补充) 9727万 1.10% 3983万 0.69% 5744万 1.85% 59.05%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固废处理业务 68.80亿 31.05% 46.83亿 31.45% 21.97亿 30.24% 31.94%
污水水处理业务 60.02亿 27.09% 38.76亿 26.03% 21.26亿 29.26% 35.42%
供水水处理业务 30.66亿 13.84% 21.28亿 14.29% 9.380亿 12.91% 30.59%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21.14亿 9.54% 17.83亿 11.97% 3.308亿 4.55% 15.6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6.26亿 7.34% 10.44亿 7.01% 5.816亿 8.00% 35.78%
供水服务业务 11.93亿 5.39% 5.408亿 3.63% 6.525亿 8.98% 54.68%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7.580亿 3.42% 5.522亿 3.71% 2.058亿 2.83% 27.15%
其他(补充) 2.186亿 0.99% 5758万 0.39% 1.610亿 2.22% 73.6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1.765亿 0.80% 9818万 0.66% 7835万 1.08% 44.38%
快速路业务 1.234亿 0.56% 1.282亿 0.86% -483.1万 -0.07% -3.91%
按产品分类 固废处理业务 68.80亿 31.05% 46.83亿 31.45% 21.97亿 30.24% 31.94%
污水水处理业务 60.02亿 27.09% 38.76亿 26.03% 21.26亿 29.26% 35.42%
供水水处理业务 30.66亿 13.84% 21.28亿 14.29% 9.380亿 12.91% 30.59%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21.14亿 9.54% 17.83亿 11.97% 3.308亿 4.55% 15.6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6.26亿 7.34% 10.44亿 7.01% 5.816亿 8.00% 35.78%
供水服务业务 11.93亿 5.39% 5.408亿 3.63% 6.525亿 8.98% 54.68%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7.580亿 3.42% 5.522亿 3.71% 2.058亿 2.83% 27.15%
其他(补充) 2.186亿 0.99% 5758万 0.39% 1.610亿 2.22% 73.65%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1.765亿 0.80% 9818万 0.66% 7835万 1.08% 44.38%
快速路业务 1.234亿 0.56% 1.282亿 0.86% -483.1万 -0.07% -3.91%
按地区分类 华北地区 67.28亿 30.36% 46.98亿 31.55% 20.30亿 27.93% 30.17%
华东地区 60.38亿 27.25% 40.92亿 27.48% 19.46亿 26.78% 32.23%
中南地区 38.45亿 17.35% 25.09亿 16.85% 13.36亿 18.38% 34.74%
西南地区 24.03亿 10.85% 16.71亿 11.22% 7.324亿 10.08% 30.48%
境外 22.74亿 10.26% 14.72亿 9.89% 8.019亿 11.04% 35.26%
东北地区 4.254亿 1.92% 2.645亿 1.78% 1.609亿 2.21% 37.82%
西北地区 2.257亿 1.02% 1.269亿 0.85% 9889万 1.36% 43.81%
其他(补充) 2.186亿 0.99% 5758万 0.39% 1.610亿 2.22% 73.65%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固废处理业务 38.38亿 38.67% 26.81亿 41.55% 11.57亿 33.33% 30.15%
污水水处理业务 26.44亿 26.64% 15.56亿 24.11% 10.89亿 31.35% 41.17%
供水水处理业务 13.84亿 13.94% 9.664亿 14.98% 4.172亿 12.01% 30.15%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6.668亿 6.72% 5.238亿 8.12% 1.430亿 4.12% 21.45%
供水服务业务 5.207亿 5.25% 2.429亿 3.76% 2.778亿 8.00% 53.3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581亿 4.62% 2.671亿 4.14% 1.910亿 5.50% 41.69%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1.761亿 1.77% 1.081亿 1.68% 6798万 1.96% 38.61%
快速路业务 1.111亿 1.12% 5228万 0.81% 5881万 1.69% 52.94%
其他(补充) 1.041亿 1.05% 3935万 0.61% 6480万 1.87% 62.22%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2200万 0.22% 1574万 0.24% 626.5万 0.18% 28.47%
按产品分类 固废处理业务 38.38亿 38.67% 26.81亿 41.55% 11.57亿 33.33% 30.15%
污水水处理业务 26.44亿 26.64% 15.56亿 24.11% 10.89亿 31.35% 41.17%
供水水处理业务 13.84亿 13.94% 9.664亿 14.98% 4.172亿 12.01% 30.15%
城镇水务建造业务 6.668亿 6.72% 5.238亿 8.12% 1.430亿 4.12% 21.45%
供水服务业务 5.207亿 5.25% 2.429亿 3.76% 2.778亿 8.00% 53.35%
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4.581亿 4.62% 2.671亿 4.14% 1.910亿 5.50% 41.69%
大气综合治理业务 1.761亿 1.77% 1.081亿 1.68% 6798万 1.96% 38.61%
快速路业务 1.111亿 1.12% 5228万 0.81% 5881万 1.69% 52.94%
其他(补充) 1.041亿 1.05% 3935万 0.61% 6480万 1.87% 62.22%
设备及技术服务业务 2200万 0.22% 1574万 0.24% 626.5万 0.18% 28.47%
按地区分类 中国境内 84.15亿 84.78% -- -- -- -- --
其他国家或地区 14.06亿 14.17% -- -- -- -- --
其他(补充) 1.041亿 1.05% 3935万 0.61% 6480万 1.87% 62.22%
 
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度攻坚、全面提质、创新增量、系统升维”四大经营策略牵引下,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核心业绩指标均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4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2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11.99%。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板块持续发力,存量资产运营潜力进一步释放。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生态+2025”战略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进、退、守、试”业务组合,形成了以解决方案牵引多元发展的业务设计思路。对应解决方案升级路径,将业务分类为资产类业务、服务类业务、技术产品类业务、其他业务,组成新业务组合,精准释放发展动能。(一)资产类业务运营优势持续巩固,有效推动业绩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开拓以供水、城乡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务处理业务,以垃圾焚烧发电及有机固废处理、城乡环卫为核心的固废环境业务,以场地修复为主的土壤治理业务,以及市政及园区大气治理业务,工业废气、工业污水处理等工业服务业务,同时积极拓展节能双碳业务。公司资产类业务中的工程业务收入有所下降,运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体现公司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报告期内,资产类业务的营业收入76.92亿元,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0.64%。资产类业务中运营业务实现收入70.48亿元,同比增长8.33%,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增长6.75%。分业务板块来看:水务处理业务板块保持增长趋势,持续精耕生产经营,积极抢抓市场机遇,运营业务持续提升发展质效,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城镇供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9亿元,同比增长2.91%,毛利7.68亿元,基本稳定。公司在推动各地关停供水区域内自备井的同时积极拓展供水市场范围,报告期内完成转商运项目5个,涉及处理规模47.10万吨/日,3个供水项目调价,涉及供水规模108.7万吨/日。2024年上半年城镇供水业务产能利用率为63.99%,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上半年售水量7.3亿吨,同比提升6.80%,综合水价1.92元/吨(含税),同比提升0.66%。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增长8.50%,毛利12.07亿元,同比增长9.98%。报告期内完成转商运项目6个,新增处理规模14.10万吨/日。2024年上半年结算水量15.25亿吨,同比提升4.36%,综合水价1.69元/吨(含税),同比提升5.28%。报告期内,实现8个项目水价调增,涉及处理规模81.20万吨/日。同时公司对下属公司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多种渠道拓展进水量,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1.50%,较上年同期提升0.66个百分点。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5.66%,毛利1.32亿元,同比增长7.52%。报告期内新增泉港项目正式转运,截至报告期末,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在手项目共29个,其中11个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营期。公司将持续做好存量项目的结决竣工作,通过甲乙双线管理体系压实责任,加快在手项目逐步进入运营阶段;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水环境运营体系,利用标准化、专业化的智慧管理工具提升运营质量。固废环境业务板块在业务链上实现了高度协同,形成了以垃圾焚烧为核心的纵向协同,以及多类废弃物的横向协同。其中,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持续强化核心地位,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6.45%,毛利5.17亿元,同比增长8.69%。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合计提供上网电量12.87亿千瓦时;生活垃圾处理量合计504.16万吨,吨入厂上网电量总体较2023年度提升5.7%,其中南乐、正阳、农安、驻马店等区域项目提升明显。公司积极拓展域外垃圾并推动实施技改增效,存量焚烧项目产能利用率从77%提升至87%,其中都匀、高安、南阳、新乡、玉田、唐河、永济和南乐等区域的8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度有了显著提升。工业服务业务板块聚焦煤化工、钢铁行业,集中力量确保存量项目稳定运营的同时,以存量项目为场景积极锻造行业领先技术工艺。其中,工业废气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44.78%,毛利3,327万元,同比增长35.09%,主要由于乐亭气一期项目正式投运调整结算价格所致。工业污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0.36%,毛利5,192万元,同比增长60.87%。公司将逐步积累工业污染治理的资质、业绩,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技术、建管能力、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继续聚焦煤化工、钢铁等行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项目拓展,快速实现突破。(二)服务与技术产品类业务稳定增长,轻资产转型稳步推进公司依托存量资产类业务应用场景,锻造专业技术能力,封装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逐步形成服务与产品类业务“新”增量。公司通过核心技术能力积累,积极拓展EPC及EPCO模式的建造服务、委托运营、管网检测运维、城乡环卫运营、低碳环保技术咨询等服务业务,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围绕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数字化产品构建产品库,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公司积极致力于拓展各类服务类项目,不断丰富项目服务内容和形式。报告期内服务与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服务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3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为10.68%。服务类业务营业收入主要由供水建造服务、环卫运营服务、土壤修复建造服务、城市环境咨询服务等轻资产业务构成。公司上半年新增合同额115,777万元,其中,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83,461万元,占比72.09%。建造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773万元,毛利7,113万元,同比下降14.38%。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身能力及资源整合,探索项目投、拓模式,拓宽订单获取渠道,共新增建造服务订单5个,合同额共计60,445万元,占公司总体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的72.42%。公司在水务建造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濉溪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项目充分践行公司“城市深耕”策略,并有助于推动实现濉溪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城乡居民饮水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濉溪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品牌影响力。运营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265万元,同比增长15.44%,毛利6,644万元,同比增长9.18%。2024年上半年公司落地环卫业务项目6个,合同总额10,145万元,年化合同额6,975万元。在环卫业务管理体系方面,公司积极完善了环卫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推进了环卫平台的安全管理、经营计划管理、人力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建设等工作。低碳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94万元,同比增长14.30%。其中,城市环境咨询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62.55万元,园区环境安全咨询及系统化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05.02万元,同比增长219%。公司轻咨询业务从深发力、从新赋能、从细谋划、从严管控,在北京、江西、安徽、山东等传统优势区域持续发力,并在福建、湖北、重庆等新区域开拓取得积极进展,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报告期内共新增咨询类服务订单42个,合同额共计12,175万元,占公司总体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的14.59%。同时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碳资产开发、碳资产核查类技术服务订单显著增加,合同额突破600万元,为环保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路径。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44万元,同比增长0.68%。公司按照新业务拓展策略,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产品订单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新增合同金额共计15,689万元,其中,环保技术装备类产品订单合同额共计10,094万元;市政大气产品(E-decision和抑尘剂)订单合同额共计3,463万元;智慧环保产品(WEAM+SENSIR)订单4个,合同额共计2,089万元;直饮水业务订单8个,产品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依托核心技术产品推动服务业务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精益管理推动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实现增收降本报告期内,公司聚焦ROE拆解,围绕“做大收入、严控成本、优化结构”三大维度,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上半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挖潜增收方面,公司依托现有的供水项目,打造统一的管网工程业务平台,开展规范化的管网业务,新增管网工程合同额4.79亿元;同时公司依托现有的焚烧项目,梳理出域外垃圾、供热业务、供气业务、光伏业务等14类衍生业务,大力开展“焚烧+供热/供汽”“焚烧+有机”“焚烧+工业垃圾”“焚烧+转运清扫”等项目衍生经营发展模式。报告期内,新乡焚烧供汽项目外供蒸汽量11.49万吨,因外供蒸汽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验证了焚烧衍生业务技术路径的可行性,为公司带来新业务增长动力。多效降本方面,财务成本端,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开展存量项目外部借款利率下调专项工作,推动了成都首创、铜陵首创、新乡焚烧等33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调。公司总体外部贷款利率下降15BP,公司项目端外部贷款利率下降20BP。供应链管理端,公司在原来采购业务与管理流程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打通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库存与财务支付环节,对内与供应链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对接互通,对外与集中采购品类供应商的信息化系统数据互联,提升采购效率与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1个集采品类的框架协议采购,集采覆盖率达到57.89%,集采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0%,同时上半年公司完成2个品类的行业联合采购,采购规模为4,910万元。(四)金融资管能力持续深化,重大战略退出项目顺利实施近年来,公司在高效资产管理能力引领下持续深化业务转型升级,积极筹划并实施战略性退出策略,优化资产结构并实现现有资产投资价值的最大化。报告期内,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转让所持有ECOIndustrialEnvironmentalEngineeringPte.Ltd(以下简称“标的公司”)的100%股权,并与收购方完成《股权购买协议》的签署,本次交易已于2024年7月18日完成交割,收取股权转让价款6.0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32.64亿元),公司不再持有标的公司的任何股权。本次交易可有效降低公司资产管控风险,将相关资源更好地集中于境内环保主业项目。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和资源配置,实现投资收益和股东回报最大化,股权交易款的收回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现金流及盈利能力,对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五)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持续对现有产品与技术进行完善与升级,不断拓展新的科研方向,不仅成功推动多项研发课题立项、开发、结题、绩效评价,还实现了部分创新成果在内外部项目上应用,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成果应用方面,公司目前研发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ASMART模型智控系统产品、生态湿地技术实现了技术产品化。其中,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于2024年6月在海宁丁桥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处理规模从4万吨/日扩容到7万吨/日,是国内首个SBR改造为AGS原位扩容项目,此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功入选市国资委组织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原创技术策源地,更好服务和支撑“绿色北京”战略;ASMART模型智控系统产品于报告期内服务鹰潭污水厂等内部项目,推动项目提质增效,降低运营成本;生态湿地技术已完成产品化验证,并在石家庄、内江、淮南等多个内部项目推广应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科研项目58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计931项,其中发明专利132项,实用新型783项,外观专利12项,其他类型4项;参与标准编制数量31项。报告期内,公司共荣获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项13个,其中省部级奖项2个,市科协1个,国家级协会奖项5个,省级协会奖项5个。上半年,公司深入践行“70%科创型技改”“20%技术创新”“10%战略研究”的“721”科技创新路线。其中,战略研究课题进展显著。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部分: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推动水务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公司牵头主编的中国水协团标《城镇污水处理厂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监测技术标准》,作为行业首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标准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公司另一项战略性研究项目“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已完成了部分小试及两项专利撰写,该项目的实施是公司“蓝色水工厂”核心工艺技术的重要技术路线,积极响应了国家“推进污泥资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战略,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未来,公司将以“突出专业价值、聚焦客户需求、强化技术驱动”为原则构建矩阵式产品系列,以科技创新主体体系、IPD产品开发导向的科研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人员管理体系三大支撑体系,有效支撑“十四五”科技创新目标的落地。公司主要业务数据1、公司产能情况单位:万吨/日2、报告期内各区域产能及新投产规模(1)供水业务单位:万吨/日(2)污水处理业务单位:万吨/日各地区划分: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报告期内生产信息单位:万吨注:此数据未包含生态环境项目中涉及自来水、污水处理业务。4、固废数据。